唐徕渠:一渠活水润塞北 万顷碧波映苍穹
本站8月20日讯 暑气渐消,秋意初显,唐徕渠畔却依旧生机盎然。作为银川平原上的重要水利枢纽,唐徕渠每年都为银川市东南水系、西北水系等37个湖泊、12个湿地、5个公园共20万亩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让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漫步于典农河沿岸,水面如镜倒映着岸边的芦苇与飞鸟,宝湖公园里波光粼粼,吸引着市民前来散步赏景,北塔湖的水鸟时而掠过水面,时而潜入水中,勾勒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夏秋灌以来,管理处聚焦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平衡,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生态补水工作:一是精准调度,科学配水。深入分析暖泉渠、八一渠等生态补水渠道往年供水数据,结合历年需求与实际,科学制定水量调度方案。细化各渠系逐月、逐日配水计划,明确渠道供水量,确保补水适度高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动态调控,联动响应。建立与雨水天气联动的灵活调度机制:做好雨水天气与生态补水协调联补调度机制,提升供水效率并缓解极端天气干渠输水压力,既保障渠道安全输水,又确保农作物和生态需水得到及时有效满足,形成“以雨调水、以湖蓄势”的良性循环。三是抢抓时机,高效利用。在农业灌溉需求降低的末期,集中力量为湖泊湿地进行生态补水,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空窗期”,又为秋冬季湿地生态功能的稳定维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渠活水润塞北,万顷碧波映苍穹。”截至目前,生态供水累计5958.27万m³。其中:典农河3111.73万m³,沙湖2224.04万m³,其他湖泊622.50万m³。这汩汩清流不仅浇灌着万亩良田,更以生生不息的力量守护着“塞上江南”的诗意底色,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渠水畅流到清波映岸,从绿意绕城到景致常新,唐徕渠正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银川平原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能,让这幅“渠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在时光中愈发鲜亮!(唐徕渠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