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水利厅印发《关于开展全面落实“四水四定”方案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 640000017/2023-00592 | 文号 | 宁水资发〔2023〕16号 | 发布日期 | 2023-08-24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所属机构 | 自治区水利厅 | 责任部门 | 自治区水利厅 |
有效性 | 有效 |
自治区水利厅印发《关于开展全面落实“四水四定”方案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宁水资发〔2023〕1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为深入落实《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自治区“四水四定”实施方案落实落地,选取在深化用水权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深度节水控水等方面工作基础条件好的盐池县、利通区,作为落实“四水四定”方案县级试点,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背景意义
全面推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试点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视察宁夏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行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是突破宁夏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利通区、盐池县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经验优势,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为全区提供试点示范经验十分必要。
二、目标原则
(一)工作目标。开展“四水四定”试点示范建设,通过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构建节水产业体系、促进水土资源协调、保障供水安全、严格水资源管控、强化改革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统筹考虑县域水资源禀赋、人口布局、产业基础,抓住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突出布局优化、边界管控、产业调整、效率提升等关键环节,制定对策措施、谋划重点项目。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紧紧围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总目标和主要措施,在先行探索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闯新路,在创新创造上做文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夯实基础,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应性和协调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配套,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共同推进发展格局向人水和谐、产城融合转变。
总结凝练,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示范引领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梳理反馈问题建议,探索总结具有县域特点的主要举措和典型案例,为全区推广提供示范。
(三)工作时限。试点县(区)建设时限自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完善细化目标体系。根据自治区先行区建设、“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四水四定”实施方案等确定的目标要求,结合县(区)实际,合理确定试点建设目标体系,确保目标设置的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可达性。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四水四定”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结合近年来已列入的重点项目,充分考虑实际,科学谋划、积极申报新增项目,合理确定重点项目建设名录、实施进度和建设内容,按照计划加快实施。
(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创新适应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现代节水产业体系建设、水土资源平衡等落实“四水四定”方面的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水权水价、水利投融资等改革,构建以水权监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四水四定”智能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服务。
(四)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统筹各类水源,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边界管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方式转变,完善县级水网体系建设,加强非常规水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五)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科学谋划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印发的农业、工业、生活和服务业用水定额标准,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制度等,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
四、相关要求
(一)编制试点建设方案。统筹考虑县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2023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四水四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经水利厅审查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二)强化方案落实。试点县区人民政府要统筹加强方案的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吴忠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县域内试点工作的落实和督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和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
(三)严格监督检查。试点县区每季度向自治区水利厅、吴忠市政府报送试点建设进展情况。水利厅会同相关部门每季度对“四水四定”试点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既定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四)强化考核验收。自治区水利厅将县级“四水四定”试点建设情况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试点期满后,由试点县区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水利厅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验收。
(五)加大指导支持。试点县区要积极争取自治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政策、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指导支持。自治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对试点县区工作给予各项支持和技术指导。
(六)全面推进落实。各市、县(区)要结合试点县区建设要求,同步推进本县域落实“四水四定”。在推进过程中要主动对标试点县区,加强学习借鉴,高效联动,在全区形成全面落实“四水四定”的良好氛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2023年8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县级“四水四定”试点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一、总则
(一)方案编制目的
为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实施方案》,打好全域“四水四定”主动战,推进县域在“四水四定”方面先行先试、创新突破,高标准推动试点示范,制定本指南。
(二)方案编制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立足区域水资源禀赋,统筹考虑发展和生态安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县级试点示范建设目标,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四水四定”实现道路,构建人水和谐、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切实将发展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
(三)方案编制依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
2.《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党办〔2021〕39号);
3.《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76号);
4.《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党发〔2023〕15号);
5.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十四五”规划等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策文件。
二、方案编制工作程序
(一)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方案编制工作机制,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方案研究与编制工作。
(二)开展调研编制
开展专题研究,调研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情况,在技术分析基础上编制实施方案。
(三)征求意见
广泛征求有关部门、行业专家、社会公众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四)评审论证
通过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专家宜包括水利、农业、工业等有关行业领域专家,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参与审查。
(五)发布实施
开展风险评估,依程序由县(区)党委、政府颁布实施。
三、方案主要内容
(一)区域概况。
1.自然资源条件
概述县域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土地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概述县域经济发展、人口及分布、城市建设等情况。
(二)“十四五”水资源刚性约束与开发利用现状。
1.水资源自然禀赋
概述降水、水系和当地水资源条件等。
2.取耗水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76号)等,分述各行业、各水源取水总量管控指标,简述分行业耗水总量控制指标。
3.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概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基本情况。分水源、分行业分析近5年的取耗水情况,对现状取耗水情况作重点分析。分析评价总体及各行业用水效率水平。
4.用水权管控效果评价
梳理县域自2021年以来用水权管控重点任务及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价取耗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等管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对管控效果作出总体评价。
5.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取耗水总量、用水效率管控、供水工程保障、“四水四定”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十四五”后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缺水形势分析。
1.“十四五”后期新增用水需求分析
预测2025年生活、生态、工业、农业行业用水需求及用水总量需求,与现状对比分析得出各行业和总量新增用水需求。
2.水资源缺水形势分析
与2025年用水权管控指标对比,分析各行业及县域总体需水要求的保障程度,分析缺水形势。
3.缺水形势解决途径
从内部挖潜和节水开源两方面提出解决缺水形势的具体方向。
(四)“四水四定”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
3.主要目标
参照自治区“四水四定”管控目标及指标,结合县域具体情况,提出县域“四水四定”管控总体目标,按以水定城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地分别提出“四水四定”各方面具体指标目标值。
(五)“四水四定”管控措施。
1.以水定人定城
对县域人口、城镇发展及用水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剖析区域人、城、水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从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城乡生活节水、城镇绿化布局、服务业节水及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
2.以水定产
对县域工业发展及用水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剖析工业与水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产业适水发展、推动企业节水、加强工业用水监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
3.以水定地
对县域农业生产及用水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农业、生态与水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从控制灌溉规模、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提高灌溉效率、发展节水养殖、防治面源污染、科学绿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
4.水安全保障
从水资源配置格局、非常规水利用、水网体系建设、水资源监控、取水用水管控、水资源超载超采治理、自然灾害抵御、河湖保护和修复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5.体制机制改革
从落实用水权改革、建立节水水价体系、推进节水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六)预期效益。
分析在“四水四定”管控下县域到2025年可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七)年度计划目标及重点项目。
1.年度目标
依据现状实现水平将制定的“四水四定”管控目标和指标进行年度分解,提出“十四五”后期各年度各指标实现目标。
2.重点项目投资及实施年限
梳理“十四五”期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非常规水利用、生态修复和城乡供水工程等方面重点项目,预算投资,明确实施主体和实施年限。
(八)任务分工及保障措施。
1.任务分工
对“四水四定”措施进行分工,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工,限定完成时限等。
2.保障措施
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宣传培训、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