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
索引号 | 640000017/2025-00123 | 文号 | 发布日期 | 2025-03-12 |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所属机构 | 自治区水利厅 | 责任部门 | |
有效性 | 有效 |
2025年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
据预测,今年我区气候年景一般偏差,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2025年,我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安排部署,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提早谋划,提前行动,提级防御,切实提升全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一)强化责任落实。
1.压实防御工作责任。落实各市、县(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水旱灾害防御责任,逐库、逐坝落实水库、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逐个山洪灾害危险区落实属地政府、乡镇、村和监管部门责任人,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动态更新,在工程现场以及政府网站、报纸等方式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开展责任人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责任单位: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3月底前完成〕
2.修订完善预案方案。认真复盘2024年洪水防御工作情况,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预案),细化调整防汛准备、响应条件,水情监测预报、工程巡查抢护等工作措施。县水务局组织编制修订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报县人民政府审批;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村级防御预案,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印发后报县人民政府和县水务局等部门备案;企事业单位、施工营地、旅游景区等结合自身特点,参照村级预案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3月底前完成〕
3.强化防御信息报送。建立健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报送机制,每场次洪水防御结束后及时报送水旱灾害防御信息,报告辖区雨、水、工、险、灾情和预警发布、工程巡查、调度指挥等洪水防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开展水旱灾害复盘总结,总结经验做法,查找短板弱项,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自治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信息报送规范》《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水旱灾害防御统计调查制度(试行)》等相关要求,险情、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电话或者书面报送信息,同时向同级应急管理部门通报,做好水利工程受损情况统计报送。〔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汛期适时开展〕
4.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水库溢洪道、放空设施,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淤地坝泄洪建筑物等水利工程关键部位,防御责任落实、水毁工程修复、在建工程度汛、妨碍河道行洪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做好自治区党委“四防”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人,及时消除隐患,做到闭环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持续开展〕
(二)强化调度指挥。
1.完善调度指挥机制。制定《水利厅重大水旱灾害调度指挥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险情灾情信息,第一时间作出研判部署,第一时间指导应急处置,迅速、有序、高效应对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时限要求:4月底前完成)
2.完善工程调度机制。建立跨流域、跨省区、跨市县雨水情监测预警信息通报机制,接入相邻省区雨水情监测站点,及时将跨市县、跨流域雨水情监测预警信息通报至下游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运行管理单位要根据水库工况、设计洪水等变化情况,调整水库汛限水位,修订完善防洪调度方案(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蓄水,病险水库、有重大隐患的水库汛期要空库迎汛,淤地坝汛期严禁蓄水运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开展贺兰山东麓“库渠沟”联合调度,中南部水库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4月底前完成〕
3.强化工程抢险保障。根据水利工程布局就近预置常用抢险物资,并做好维护保养及更新补充;统筹本辖区汛期在建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和水利工程布局情况,落实抢险专业队伍和装备;建立完善市、县级水利抢险技术专家组并进行动态管理,明确专家职责分工,确保涵盖水文、地质、工程抢险等重点领域。结合山洪灾害防御、水工程防汛抢险,统筹开展洪水防御实战演练,模拟极端天气、水利工程重大险情等情况,检验预案各环节的衔接和部门协同配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4月底前完成〕
4.强化抗旱供水保障。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水量分配计划,精准掌握城乡供水、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严格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补水,加强水工程抗旱补水调度。及时维修养护渠道、建筑物、供水管网等工程设施设备,备足备好抗旱应急物资,做好抗旱救灾项目储备,最大限度保障农村人饮和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责任单位:水利厅农村水利处、节约用水与城乡供水处、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水利调度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持续开展〕
二、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一)加快推进水洞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
加快水洞沟防洪工程水毁修复项目进度,清理张家窑、横山堡、水洞沟3座淤地坝和头道湾骨干坝水毁坝体,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完成水洞沟水库、上沟湾水库,干支流河道岸坡砌护和加固,以及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消除防洪隐患。统筹做好跨省区、上下游信息共享、工程调度、协调联动等工作,提升防御整体能效。(责任单位: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建设处、水库与移民管理处、水旱灾害防御中心;银川市水务局、宁东自然资源局、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中心;时限要求:水毁修复项目、除险加固项目4月底前完成,防洪治理工程主汛期前完成)
(二)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建设。
加快实施贺兰山东麓防洪2025年度项目,推进石嘴山高庙湖、永宁北五北六等拦洪库提标改造,银川拜寺口沟、贺兰宰牛沟等沟道治理,青铜峡蚂蚁口子拦洪池建设等项目,并依托贺兰山东麓防洪“四预”和小流域“四预”能力建设,全面构建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责任单位:水利厅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处、水利工程建设中心、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四预”能力建设4月底前完成,2025年度防洪工程项目11月底前完成〕
(三)强化保坝措施落实。
全面落实自治区“河湖库固堤行动”,针对水库、堤防、淤地坝、调蓄水池“Ⅳ类水利工程”,结合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要求,查找水库、堤防、淤地坝危险源,研判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针对每座水库要提前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分洪、泄洪方案,落实保坝各项措施,绝不允许任何一座水库发生垮坝事件。〔责任单位:水库与移民管理处、水利厅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处、水土保持处、农村水利处、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5月底前完成〕
(四)持续提升防洪工程能力。
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和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推进灵武市沙沟、西吉县什字路河和盐池县红山沟等河道治理工程,张湾、苋麻河等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持续完善区域防洪工程体系。〔责任单位:水利厅水库与移民管理处、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11月底前完成〕
(五)加快完成水毁工程修复。
抢抓汛前有利时机,积极统筹地方资金,加快推进水毁工程修复进度,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加快完成中央、自治区水利救灾资金支付,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益。〔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3月底前完成〕
三、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一)完善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加强与气象部门对接,建立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接入气象卫星、雷达监测数据,开展已建2部X波段测雨雷达运行调试,健全第一道防线。加快实施284处雨量站升级改造、65处雨量站点维修,不断完善雨量监测站网,对人员聚集或有重要基础设施且通信条件较差的雨量站增设北斗卫星通信信道,强化第二道防线。加快完成525处水文监测站点升级改造,重点区域和重要沟道增配超标准洪水流量测验装备和卫星电话等通信设备,夯实第三道防线。(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中心、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时限要求:4月底前完成)
(二)强化雨水情预报预警。
自治区水文中心要密切监视天气发展变化,根据降雨滚动开展洪水预报,建立健全洪水预报巡测工作机制,洪水来临时现场监测人员及时、准确监测报送沟道洪水量级、频率等要素,确保洪水“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各市、县(区)水务局根据降雨预报建立工程巡查工作机制,坚决做到以雨为令、闻汛而动,确保发生洪水之前完成沟道、工程巡查巡护工作,做到信息及时、研判准确、处置高效。持续完善洪水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工作机制,发布预警信息要直达一线,直达工程管理单位,直达水库、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危险区防御责任人,橙色、红色高等级洪水预警要通过电话等方式叫应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叫应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根据沟道洪水,及时发布山洪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将预警信息通报至有关部门和危险区责任人,向受影响区域的社会公众发布靶向预警信息。〔责任单位:自治区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中心、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各市、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汛期持续开展〕
(三)强化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对照年度建设任务要求,科学合理编制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运行维护方案并及时报备。持续开展预警指标复核更新,确保预警时效性。坚持问题导向,查漏补缺,完善“十个一”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1套责任体系,编制1个防御预案,安装1套简易雨量报警器,配置1套预警设备,制作1个宣传栏,每年开展1次培训、开展1次演练,每个危险区确定1处避险场所、设置1组警示牌,每户发放1张明白卡),完成新型入户报警设备安装和应用。〔责任单位:各县(区)水务局;时限要求:4月底前完成〕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