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四定||银川市持续深化用水权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今年以来,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以“四水四定”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持续规范推进用水权交易。印发《银川市用水权交易收益分配细则(试行)》《银川市再生水置换收储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银川市水资源行业管理职责规定》等关键性文件,促进实现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的“帕累托最优”,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截止目前,银川市已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89笔,累计交易水量69255.46万立方米,累计交易金额7.12亿元。其中2024年度新增用水权交易17笔,累计交易水量1377万立方米,交易金额485.83万元。永宁县盛利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丰源农业发展公司等通过精细化用水管理,加强末级渠系建设等方式实现农业用水权节余,并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向红寺堡区转让860.2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权。盘活跨区域水权交易,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用水权成为区划资源“活水”。
累计完成用水权抵质押9笔,贷款金额达6000万元,其中2024年新增3笔,贷款金额2600万元。用水权抵质押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宁夏北方高科工业有限公司、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踊跃参与其中,更吸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贺兰支行,中国建设银行银川西夏支行等金融机构勇握绿色金融探索性实践机遇。以金融信贷彰显自然要素价值属性,为企业提供全新融资渠道的同时,更为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多新的可能。通过用水权质押贷款,促进用水权成为企业金融资源“活水”。
累计完成用水权收储10笔,收储用水权139.94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新增5笔,收储用水权16.668万立方米。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转让、配置收储水权给新建企业,强化水资源利用,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地落实,让省下的水“流”到有用的地方去。用水权的收储转让,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沉睡”用水权成为新建企业保障“活水”。
下一步,银川市将继续积极完善用水权交易、金融抵质押、收储等相关工作,突破再生水——新鲜水权置换瓶颈。切实解决企业用水需求,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水安全保障。促进水资源从“粗放”向“高效”流动,从“浪费”向“增值”流动,从“沉睡”向“活力”流动。(银川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