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水利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停水后调研
2019年9月11日,为了研究解决宁夏水利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扎实推进宁夏“智慧水利”与数字治水以及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测控技术应用及工程建设,宁夏水利学会组织有关方面对红寺堡扬水工程1-5泵站停水后的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状况,以及利通区田间测控一体化闸门停水后泥沙淤积状况进行了调研。活动由学会首席专家薛塞光组织,参加活动的有红寺堡扬水各泵站基层管理人员和澳大利亚潞碧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调研组首先对红寺堡扬水更新改造后运行两个主要灌期的1-5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就改造前后前池水面流态、淤积改善情况、漩涡发生现象等进行咨询与交流。红寺堡扬水工程8月31日夏灌结束停水,前池已经放空水,从现场情况看,①正向进水的4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现象仍然突出、严重;其余三个侧向进水的泵站前池泥沙淤积轻;一个斜向进水的泵站前池泥沙淤积较突出;②经与泵站管理人员交流,1-2泵站前池重建后,旋涡问题没有改善,甚至还有所加剧,同时泥沙问题有所加大;3泵站前池局部改造后,水流状态变化不明显,但泥沙分布位置相对后移。
调研组在利通区分别实地察看了运行1-3年的周闸支渠,东干渠二支渠、四支渠上的由澳大利亚潞碧肯公司生产安装的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其中周闸支渠34座,东干渠二支渠48座,四支渠36座。重点对设备完好程度、泥沙淤积状况、渠道出水比降、测水精度等方面进行调研。从现场情况看,①斗渠进水口普遍淤积突出、严重(除周闸支渠高填方、大比降外);②田间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选型与配置有不合理情况;③测控一体化闸门存在管理不到位,周边环境不良。薛塞光与潞碧垦负责人交流中,建议要结合引黄灌区田间工程特点,改进设备布置,适应田间管理需求,提高测量精度,尤其要重视现代化灌区改造后的运营成本变化。
调研中,薛塞光就扬水泵站关键技术研究和加快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测控设施建设等水利发展方面,表示学会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专业特长,为党政服务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