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水利学会组织对黄河1号洪水现场进行调研
2019年7月8日,针对当前黄河进入汛期,宁夏黄河段的状 况,宁夏水利学会组织水文水资源与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对今年黄河1号洪水现场进行了调研,活动由学会首席专家薛塞光组织。
今年入汛以来黄河宁夏段过境流量逐步加大,特别是7月7日起,黄河宁夏段入境下河沿水文站实处洪水流量3400m3/s、青铜峡水文站实处洪水流量2730m3/s、石嘴山水文站实处洪水流量2830m3/s。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方面预报,黄河上游河道流量还有增加的趋势,并要求沿河个省(区)要加强黄河防汛工作,确保安澜。对此,自治区防汛主管部门已经全面加强防汛工作,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汛情和险情,为沿河经济带保平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次调研中,重点对黄河平罗段、银川段的险工进行了现场观察、评价,其中包括平罗四排口政治工程截流丁坝群、平罗东来点河道治理工程21#护岸和陶乐遥测水位站、平罗六顷地险工工程丁坝群、银川头道墩人字垛、丁坝等。从现场看到,黄河二期工程的建设应对本次洪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效保护了提防外的城市、农村、农田、企业等安全;目前河势稳定,水位变化幅度小,河道治理工程状态状态良好;对个别工程点出现的局部变形,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巡查,及时消除隐患。
通过本次调研,薛塞光代表学会向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自治区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中心提出建议:要借助宁夏智慧水利、数字治水和清华大学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以及“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模式,尽快建设黄河宁夏段预警预报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管理水平中的短板,切实加强监管。
与此同时,薛塞光希望广大科技人员要发挥团队优势,努力工作,水利学会将继续在今后的工作中,围绕新时代宁夏治水新思路,按照智慧水利、数字治水总体部署,充分调动、发挥学会会员与团体会员的积极性和学会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党政和行业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