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水利学会组织对同心县田间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2019年5月20日,为了推进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生态灌区田间测控一体化技术应用和探索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新模式,宁夏水利学会组织有关方面对同心县丁家唐乡田间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引进试验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活动由学会首席专家薛塞光组织,参加的有同心县水务局副局长马旭、同心县水务局灌溉科马东升、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北京联创思源企业、宁夏青龙管业、北京华水企业等方面人员一行15人。
首先,调研组在同心县丁塘水利管理所查看了正在建设中的田间测控一体化闸门技术中心,听取了同心县水务局关于一体化闸门试验基地、技术中心建设情况的介绍。专家们就测量不同水位、流速模式下,泥沙淤积对于测控一体化闸门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等进行了交流。
调研组在项目区,听取了同心县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下的现代化生态扬黄灌区建设、管理情况的介绍。今年同心县计划在丁家塘安排2万亩现代化罐区建设任务,其中测控一体化闸门全面覆盖至65条斗渠,另外在“525斗渠”直开口各个农渠口设置105座测控闸门和控制开启闸门,作为改变农民灌溉方式,控制终端流量,最终改革终端水价的试验基地。试验区投资约2300万元。
随后,调研组逐一调研了“525-3斗渠”下的9家闸门生产企业试验性安装的测控闸门和控制开启的闸门,其中包括:北京联创思源、江苏澳克水利、成都万江科技、航天福道、河北科鼎、内蒙水华、陕西兴源、江苏时超、北京华水等。在现场专家组对具有自动化和信息化闸门的启闭、性能进行了抽查测试,就闸门重要参数、核心研发技术、测控精度、通信方式、造价、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从项目规划布局、设施安装形态等方面对同心县灌区田间测控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评价。
调研中,薛塞光指出同心县测控一体化闸门试验基地的建设和“525-3斗渠”下的9家闸门产品试验安装实施,对引黄田间测控一体化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同心县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还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希望同心县水务局与有关方面进一步完善设备实际量测水精度的测流,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设计、建设、管理思路,因地制宜,结合田间特点,选定有效措施,提出可复制性建设模式。
当天,调研组又来到了青铜峡市青龙新型管型管材有限公司,对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3600mm管径PCCP管道从钢筒锻造、浇筑、喷浆、测试、养护等方面进行了生产全过程的调研、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