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水务局:运用“互联网+”改革建管服 城乡饮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
运用“互联网+”改革建管服
城乡饮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
彭阳县水务局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服务工作,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建成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彭阳县北部片区和中南部片区连通工程”为骨架,覆盖全县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同时借助“云惠宁夏”水利云等公共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和社会化服务,推进城乡人饮供水均等化服务改革,探索出了“互联网+人饮”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节水、减员、降本、增效的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5处,解决了22.18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饮水覆盖率、供水保证率、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100%、95%、94%,城乡供水实现了“同源、同质、同网、同价”。
一、推进购买社会化服务,探索“互联网+人饮”建管服模式
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互联网+人饮”建管服模式。引入自动化设施。自2012年以来,先后对55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0座泵站、130座蓄水池、28处管网、544座联户表井、5503户用水户进行无线采集、自动启停控制、液位压力传感器、智能化水表等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远程供水监测、报警控制及智能化管理。建设服务试点。2014年,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进专业化公司辅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施调度、监测、预警、排查、通知第三托管服务试点,使全县133个人饮工程点位流量、水位、水压等参数实现在线监管,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实行数字化管理。2016年,我县全面开展人饮工程巩固提升,充分利用“云惠宁夏”水利云等公共资源,开展互联网盲区消除工作,有效解决了山区乡村网络覆盖问题,为大规模实施人饮数字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立足新问题新需要,决策推进人饮服务均等化改革
面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投入成本高、供水保障率差、水费收缴难等新问题,通过改革建管机制、延伸供水服务,以“互联网+人饮”的综合改革方式,解决管理短板、服务不足问题。创新机制。组建水利投融资平台,打破“等靠要”的传统建管模式,自筹资金实施人饮工程巩固提升改造,在区、县补贴条件下推行城乡统一供水价格改革,城乡终端水价统一调整到2.6元/立方米,为城乡供水均等化、建管服一体化、供水经营特许和引入社会化服务打好基础。创新管理。推广专业服务公司辅助管理运维农村饮水工程试点经验,利用“云惠宁夏”水利云等公共资源和智能物联技术,推行从水源地、输水管网、泵站、高低位水池到用户的全过程自动化监测、控制、计量、缴费管理,解决“跑冒滴漏”问题。创新服务。狠抓水费收缴难题,启动以自来水入户、计量控制智能化为重点的人饮巩固提升工程,鼓励群众微信扫码缴费,使群众吃上“明白水”。基本形成了水费收得回、服务跟得上、供水有保障的农村人饮管理新格局。
三、补齐水利管理服务短板,实现城乡饮水安全智能化
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升级供水服务为主线,引入“互联网+”行动和专业化服务,补齐智慧水利建设短板,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全程智能化。建立县级水利投融资平台,融资3.6亿元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全面巩固提升,配套进行水价调整、建管服一体化、水费收缴服务特许等改革,基本建成了人饮一张图、智能门户、水费管理、移动AP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于自治区水利云的彭阳人饮专题数据库。创新建管模式。推行设计、施工和运维总承包模式,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建设周期,控制工程造价,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效提高了建设与管理水平,实现人饮安全运行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和现代化。保障长期运维。将水费收缴特许给专业企业,负责全县农村人饮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以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开展为期12年的运行维护服务,有效保障了全县农村饮水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深化人饮供水服务均等化改革,完成剩余3万户智能化水表改造,做到“互联网+人饮”供水管理服务模式从水源到用水户全覆盖,将我县打造成区级城乡供水智能化管理示范县,确保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