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引黄灌区进入用水高峰期
宁夏引黄灌区进入用水高峰期
目前,宁夏引黄灌区各大干渠引水流量突破500立方米/秒,标志着引黄灌区全面进入用水高峰期,截至6月13日,各大干渠累计取黄河水14.7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多引水1亿立方米,其中扬水灌区调蓄工程已累计蓄水8329万立方米,自流灌区调蓄工程已累计蓄水10344万立方米,生态补水5947万立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小麦三水、四水、玉米头水、水稻添水,其中玉米头水灌溉205.9万亩,占比38%。正值小麦三水、水稻添水、玉米头水及特色产业作物生长关键期,多种作物用水需求叠加,各渠道引水流量持续增加。
自开灌以来,全区降雨量偏少,大风沙尘天气频发,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全区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2-2.0℃,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3.2-28.1mm,尚未出现首场透雨。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15日—30日全区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5-1.0℃,6月22日—23日前后有1次高温过程,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10%左右。
面对灌区持续高温、降雨偏少、大风天气等不利影响,水利厅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开展“四下基层”,深入灌区梢段、高口高地,实地摸排灌溉难点、堵点。科学调度供水工程,打好抗旱保供“攻坚战”、下好水情预判“先手棋”,通过加大流量、延长供水、错峰引水、动态调蓄等措施,有效解决蓄用水匹配、跨县区调水衔接和干渠梢段、高口高地灌溉难等问题,全力保障灌区作物用水需求。
下一步,水利厅将与各市、县(区)水务局、水管单位一道协调配合,持续加强雨水情、墒情、农情、工情等综合分析研判,积极应对气温偏高、降雨偏少等不利影响,强化水资源精准调度,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为夏粮再获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