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媒体聚焦

【宁夏日报】幸福满屋——感受西吉县城居民告别缺水的美好日子

来源: 宁夏日报 作者: 日期: 2013-12-20 阅读量:

本报记者 胡彦华 周一青

西吉缺水。水,成为制约西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大因素。

“缺到什么程度?既无地下水也无地表水,打井打到几百米都未必能出水。”西吉县水利局副局长赵宗荣说。

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西吉受水区配套一期工程暨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提前通水,将固原市原州区贺家湾水库的水引入西吉。12月13日,记者冒着严寒在西吉采访,却感觉水在温暖着整个县城。

在家如厕不再是“高待遇”

走进西吉县城文化局家属院中的居民蒙焕斌家中,窗明几净,老蒙正带着孙子看电视。

“现在白天晚上都有水,我们生活确实改变了很多。”听说记者来采访有水后的变化,蒙焕斌打开了话匣子。

文化局家属院曾经是西吉县城最缺水的小区之一。因为地势高、管道较小,即使老蒙住的三楼并不太高,也是只有早上来一阵子水。家里常备两个大水缸,用来储水。

吃饭喝水用的桶装纯净水。为了省水,家里没买洗衣机。

最难的则是上厕所。因为缺水冲厕,一家人只能外出上公共旱厕。

“现在终于能在家里上厕所了,原来只有小孙子能享受这个待遇。”蒙焕斌笑道。

“你看,这两口用来储水的大缸和我一样,也光荣退休了。”蒙焕斌将记者领到杂物间,指着两口一米高的大水缸幽默地说。

太阳能热水器不再是摆设

过去的西吉,如果说蒙焕斌家中的水缸储水还算是物尽其用的话,太阳能、暖气片也都“委屈地”成为了居民的另类储水器。

“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基本上就是用来储存水的,一年用它洗不上几次澡。”居民韩金凤说。

早上来水的时候,赶紧把太阳能热水器充满。等晚上想洗澡了,却没有凉水。于是,太阳能热水器慢慢变身成了专门储水的“大水箱”。

“现在,一家老小终于能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了。”韩金凤感叹。

西吉供暖问题一度成为政府头疼的问题,缺水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光缺水,耗水量也惊人。11月我们这里整体耗水量达到3.7万立方米。”负责西吉供暖的吉源天然气有限公司经理罗鹏说。

罗鹏给记者展示一些照片。照片中,住宅里的暖气顶头安着一个水龙头。这几乎是西吉一大特色:没水的时候,居民就用暖气片中的水洗衣冲厕,甚至做饭。

现在,供暖公司每个泵站每天只需要补充30多立方米的水就可以了。“有水后,我们加紧供热,现在还有不少人打电话让调低温度呢。”罗鹏笑着说。

刘连胜的手机终于消停了

原先,西吉县自来水公司副经理刘连胜每天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接投诉电话。

“有专门的投诉电话,但西吉县城小,有一部分电话就打到我手机上了。”刘连胜说。投诉水质差,水龙头出来的水浑浊不堪,刘连胜只能安慰,起码还能用这水冲厕所。对于因为停水而说出难听话的,他则只能听着。

“有一次,一位客户打电话,说家里正办喜宴停水了,咋办?我也着急,可是真的没办法。”刘连胜说。县水利局、消防队的运水车几乎每天都出动,去保障学校等特殊用水大户。

这连着半个月,刘连胜的手机消停了。去入户调查,居民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水清清亮亮、24小时都有。

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的建成,使县城年供水量从过去不足150万立方米增加到350万立方米以上。县城供水从原来的分时分区供水调整为24小时全时段供水,水质溶解性总固体降至每升400毫克左右,符合人饮安全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