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莲花开映古今 碧水长流泽万家
马莲花开映古今 碧水长流泽万家
马莲渠的故事,始于一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相传在先民们首次踏足这片土地时,彼时荒滩上摇曳的马莲花,宛如大地绣出的蓝紫色锦带。人们依循自然脉络,以双手为犁、汗水作墨,开凿出滋养一方的生命之渠,“马莲渠”的名字自此如灵动的音符,镌刻在这片沃土之上。
马莲渠,又名马兰渠。最早见于光绪《宁灵厅志》,民国时期的《宁夏水利专刊》记载:“马兰渠,长五十二里,灌田一万三千四百亩。”马莲渠自西向东,狭窄、多弯、输水不畅。渠梢湖泊密集,所谓河东七十二连湖大部分集中在此,土壤盐渍严重,每年渠道需经清淤整治,方能灌溉,历史上与郝渠、旧闫家渠、新闫家渠、赵莲渠并称汉渠五大支渠,是汉渠地形最高的一条支渠。1969年秦汉分水闸建成后,马莲渠自秦汉分水闸引水,从汉渠的一条支渠一跃变成干渠。波浪渠是马莲渠的一个支干渠,从马莲渠双闸引水。
1963年,国家投工投料,对马莲渠及其分支波浪渠进行清淤,裁顺弯道58段,动土方12万多立方米,改建建筑物10座,用工2.2万工日。1982年到1983年,重新整修波浪渠关渠闸至双闸及马莲渠梨花桥以上的斗口,并安装启闭机开始计量收费。1991年到1994年,对马莲渠的双闸以上段、马莲渠段和波浪渠段进行建筑物和斗口的配套,共计翻建桥梁9座,进行斗口配套240座。2009年9月,开工建设马莲渠砌护工程,全长16.233千米,全断面砼板砌护,建筑物改造194座。2018年,马莲渠干渠直开口测控一体化改造。
蜿蜒流淌的马莲渠,不只是碧波奔涌的渠道,更是区域繁荣发展的活力动脉。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它以母亲般的无私奉献,用澄澈甘冽的渠水滋养万亩膏腴之地,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在生态守护的战场上,对渠道沿线开展环境整治,宛如为大地精心梳妆,让蓝天碧水常驻、生态底色常新。悠悠渠水,更是乡村蝶变的无声见证者,它用潺潺水声书写着时代答卷,将村庄从古朴迈向现代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百姓生活日益富足的美好变迁,都镌刻成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秦汉渠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