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精神文明 > 文学文化

宁夏治水名臣—王全臣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4-09-03 阅读量:

宁夏治水名臣—王全臣

(部分资料摘自《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

  

    王全臣,字仲山,清代湖北钟祥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历任汲县知县、河州知府、宁夏府水利同知、平凉知府、安西兵备道。任职期间,勤于务职,均粮免赋,卓有政绩。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春,王全臣出任宁夏水利同知。他到任后,正值春季兴工疏浚渠道之际,便亲自到各渠仔细踏勘,发现宁夏两大干渠——唐徕渠和汉延渠均存在引水不足的问题。唐徕渠几乎成了一条废渠,特别是黄河一到枯水季节,水量就更少了。

    王全臣踏勘时,发现在汉延渠口之上有一小渠,名叫贺兰渠,宽数尺,长10余里,引黄河水灌田数顷。虽然黄河水直冲其渠口,但由于口低身小,导引不得法,故流程不远。他决定利用此渠形势另开一渠,以补汉、唐两渠水力不及的问题。此项工程历时7天,渠道全长75里,在宋澄堡(今永宁县增岗乡宋澄村)汇入唐徕渠。渠口宽8丈,深5尺;渠道上段30里,宽4丈,深6~7尺;中段30里,宽3丈5尺,深5~6尺;下段15里,宽1丈6尺,深5尺。渠道东、西两岸共有陡口167道,灌溉陈俊、蒋鼎、汉坝、林皋、瞿靖、邵刚、玉泉、李俊、宋澄9堡田地,共计1223顷有余。工程竣工后,取名为“大清渠”。渠口放水的那天,“妇女孩童,咸出聚观,惊喜之状,若有意外之获”。因为不到一个早晨,便遍注田间,连那些过去根本淌不上水的高田,现在连田间小路都漫了水,村民无不为之惊喜、欢呼雀跃!

    王全臣在修完大清渠后,又开始全面疏通唐徕渠,解决澄淤、受水困难等问题。他采取的办法是,在唐徕渠口黄河内,用石子、柴草修筑一道450余丈的迎水坝,劈黄河1/5的水西折入渠,渠内水量倍增。同时,全面疏通渠道,排除淤沙。历年不挑挖的渠段,则多用民夫挑浚,渠道两旁修筑高厚的渠堤,不让渠水绕道于湖。水行迅速则沙随水走,不致淤积。经过王全臣卓有成效的治理,唐徕渠“口内洋溢,咽喉无阻”。

    王全臣任宁夏水利同知期间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大胆改革宁夏平原地区每年春工挖渠办法。宁夏引黄灌区每年春季都要对渠道排挖疏通一次,但在运作过程中积弊较多。王全臣规定,在清明开工前一个月,各渠从渠口到渠梢都要仔细检查丈量,用水平仪器测量渠道高低,记录下测量结果,预造一份工程册,如某处渠道淤塞,应挖深多少,挖宽多少;某处渠堤低薄,应筑高多少,筑厚多少;某处工程量大,用工多少;某处工程量小,用工多少。在施工时,根据工程册的测算数据安排每个渠段的劳动力。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按地界就近征调渠工。春工期间,王全臣每天都要到施工现场检查,如发现施工质量有问题,立即责令返工。由于革除了往年春工期间的种种弊端,各渠段分工到堡,各负其责,按具体要求,自觉尽心尽力,不敢懈怠贪懒,因而工程进展速度快,质量也高。往年立夏月余后,渠水还淌不到下游,严重影响了小麦等夏季农作物浇灌头轮水,而今放水不过四五日,下游农田就普遍灌溉了一遍。

    王全臣任宁夏水利同知不到5载,共开渠70余里,筑堤坝数百丈,为宁夏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宁夏士民为感谢其恩泽,特于府城东立生祠纪念他。

作者:宁夏水利博物馆 马佳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