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工作动态 > 水利动态

盐环定:灌域节水显实效 赋能发展促增收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5-07-25 阅读量:

盐环定:灌域节水显实效 赋能发展促增收

    本站7月25日讯  当前正值夏秋灌高峰期,盐环定扬水以每日近百万立方米的引水量,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送去“及时水”。灌区以盐池县马儿庄灌区、利通区五里坡灌区为示范点,通过“调结构、重实效”与“上设备、细操作”双路径推进高效节水,在灌域内形成“节水、增产、增效”的良性循环,为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以后,灌溉成本明显下降,节水效果显著提升。灌溉用水量从每亩500立方米降至215立方米,亩均节水达57%;群众收益显著提高,玉米亩产从1200斤增至1400斤以上,增产30.8%、亩均增效800元。”马儿庄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些技术模式不仅节水、节肥,还省工、省力。

    在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村,村民孙文华打开手机客户端,“闸门安装了计量仪器,实现测控一体化管理,还能和手机联网。上一级渠口放多少水,我们实际用多少水,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五里坡灌区是测控一体化技术、水联网数字技术现代化试点建设灌区,通过累计安装的自动化量测水设备3800余套,推动灌区管理逐步迈向智能化、集约化。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孙文华感触颇深:“用水成本降了,整体效益升了,我们种地更有奔头。”

    盐环定灌区立足“四水四定”原则,从种植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发力,以模式创新实现节水与增产双赢,让节水理念落地见效,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一是优化种植结构,激活节水潜力。盐池县马儿庄灌区按“两压一增”(压减高耗水作物和大水漫灌,增加特色产业)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冷凉蔬菜、马铃薯等高经济作物;青贮饲料种植面积从400亩扩至2400亩,为滩羊养殖提供充足饲料。利通区五里坡灌区通过高效节水项目引导农户转向高附加值作物种植,宁夏水发集团利通公司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和信息化系统、创新管护机制等措施,构建“输、配、灌、排”一体化节水体系,进一步夯实经济作物种植的灌溉基础。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节水实效。马儿庄灌区构建“引、调、投、改、管、维”六字运管模式,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1.07万亩灌溉区,由祥源专业合作社提供统一灌溉服务。三是落实政策保障,巩固节水成果。“四水四定”试点实施后,农户节水意识显著提升;“马儿庄模式”延伸至全县39万亩扬黄灌域,盐环定灌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723。通过农业用水权确权到户,化解了争水抢水矛盾;同时,村集体经济增长吸引外出村民返乡创业。四是升级硬件设施,筑牢节水基础。马儿庄灌区通过配套硬件设施、搭建信息化系统,建成1.07万亩田间自动化控制系统,农户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供水。盐池县建成扬黄、库井、旱作补灌三大高效节水灌溉区及64个灌溉项目,建成黎明、石山子、甘洼山、杜窑沟、隰宁堡5座调蓄水库和干支渠测控一体化等水利设施,结合“长藤结瓜”模式和“自动化监控+水利信息化”体系,实现从“粗放灌溉”到“精准调控”的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让灌溉更精准、管理更高效。

    当前,盐环定扬黄灌区高效节水模式已初见成效,2021年获水利部第二批“灌区水效领跑者”荣誉称号,2022年获全国节水型灌区荣誉称号,2023年12月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灌区将持续深化节水成效,让“幸福水”滋养更多田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资源支撑。(盐环定扬水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