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工作动态 > 水利动态

红寺堡扬水:修旧利废“小举措”  降本增效“大文章”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5-07-08 阅读量:

红寺堡扬水:修旧利废“小举措”  降本增效“大文章”

    本站7月8日讯  连日来,红寺堡扬水管理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秉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在设备检修、维护和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力,通过修旧利废、创新工艺,实现降本增效,为扬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齿轮“重生”术,补焊车削焕新生。针对黄河泵站清污机齿轮因长期磨损,关键配合面出现拉伤和裂纹。管理处摒弃整体更换方案,通过采用高强度焊材分层堆焊方式修复;经过检修队精密车削加工,恢复了齿轮原始设计的0.02mm的配合精度,以精湛技艺让废旧部件重焕活力。此举不仅使齿轮性能完好如初,更直接节省全新备件采购费用高达数万元,更让原本“退役”的齿轮重新成为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可靠力量。

    齿耙“塑形”法,校正重塑续使命。黄河泵站清污机齿耙在巨石、树枝等的冲击下多个都出现了扭曲变形现象,严重影响了泵站补水保灌工作。为恢复齿耙使用,管理处组织检修人员通过巧妙利用液压千斤顶实施精准施力和局部加热相结合的方法,将弯曲的齿耙条逐一恢复至笔直状态。这一巧思,不仅成功避免了整体更换齿耙组件的高额费用,校正后的齿耙作为备品备件,更是为上水高峰期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设备“回春”诀,精修细补降成本。管理处对各泵站水泵叶轮、轴瓦端盖、电机滑环等均通过补焊、车削、修复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活力。目前已累计修复各类工件20余件,节约成本约10万元。与此同时,在设备维修时,坚持对“毫厘之差”的执着,通过维修人员仔细论证、精修细补、严格验收标准,确保了维修部件均符合标准。

    降本增效之路,不在高远而在足下。管理处将持续从细微处着手,于“废”中寻宝,在“旧”中求新,让每一份设备零件释放最大价值。(红寺堡扬水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