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为墨抗旱保灌 七星渠畔勾勒丰收新卷
以水为墨抗旱保灌 七星渠畔勾勒丰收新卷
本站7月2日讯 当前,灌区正值夏灌灌溉用水关键期,七星渠管理处立足“水利为民”初心,以水资源为墨、以责任担当为笔,在广袤灌区勾勒出一幅幅保粮增收新画卷,为灌区粮食丰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水利贡献。
早部署早安排,下好抗旱“先手棋”。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以灌前宣传为契机,深入各用水合作社、田间地头,摸排灌溉需求,宣传水情政策,制定科学的抗旱应急调度预案,为灌溉高峰期供水服务做好充分准备。主动对接灌区各乡镇,建立“一对一”用水需求台账,精准掌握两县(区)35万亩农田灌溉需求,坚实做好同心扬水、固海扩灌、红寺堡扬水的引水水源保障,为七星渠灌域和中部干旱带抗旱保灌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精准施策破难题,打好节水“组合拳”。依托灌区标准化管理应用平台,强化用水过程管理,构建起“实时监测 - 动态分析 - 精准调度”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结合天气预报和土壤墒情,针对玉米、小麦、枸杞等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性,动态调整供水方案,让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作物生长的“及时雨”。同时,准确摸排灌域内高效节灌实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充分发挥高效节灌作用,让每一滴水资源都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靶向保灌提质效,筑牢丰收“压舱石”。聚焦灌溉难点重点问题,实施“靶向攻坚”。干部职工践行“四下基层”,组建“田间服务队”,深入灌区一线、田间地头开展灌溉服务指导,做好灌溉供水保障延伸服务。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严格“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推行“多水源联合调度+错峰填谷+编组轮灌+大小水结合”灌溉模式,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用水时序,有效化解高口高地、渠道末端灌溉难问题,以“落实+干”的务实行动,切实将抗旱保灌成效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丰收成果。
多管齐下优生态,绘就灌区“水韵图”。在保障农业灌溉的同时,管理处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理念,锚定“水清、岸绿、渠畅”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常态化开展植新绿、清理渠道周边垃圾杂草清障护堤活动,新植树木2000余株。积极开展节水护水宣传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向农户发放宣传手册,普及爱渠护水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实生态根基。
截至7月1日,七星渠累计引水3.76亿立方米,供水3.44亿立方米,其中:向自流灌区供水0.71亿立方米,向扬水灌区供水2.73亿立方米。(七星渠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