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扬水灌区2025年夏秋灌生产正式起航
红寺堡扬水灌区2025年夏秋灌生产正式起航
本站5月21日讯 5月21日8时50分至11时,红寺堡扬水首级泵站相继开启4台大机,以15.32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向灌区输水“解渴”,正式拉开了2025年夏秋灌生产序幕。
今年夏秋灌,计划上水103天,引水2.21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00.56万亩,全力保障灌区农业、人饮、生态及高效节灌等用水需求。由于春灌期间灌区无有效降雨,加之受沙尘、大风等天气影响玉米生长缓慢,为积极应对灌区面积增大、供水领域扩展、水情气象等实际因素影响,管理处予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灌溉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统一思想聚合力。5月20日,管理处召开“六项机制”推进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就“六项机制”与扬水生产融合互促、防汛备汛、抗旱保灌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进一步凝心聚力、推动工作落实,实现保安全、保供水、保灌溉、保稳定目标,为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做出“红扬”贡献。二是精修细检强保障。针对夏秋灌高峰期满负荷、大流量运行工况,管理处充分利用春灌停水10天间隙,将设施设备在春灌运行中暴露出的缺陷、问题进行了彻底消缺;业务科室针对春灌停水后工程设施、机电设备检(维)修情况及夏秋灌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三是整合力量促融合。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大水工班”试点建设,打破传统“巡、管、配、调”的固有模式,推动在“六项机制”建设过程中完成生产业务工作,确保人员力量优化重组、工作任务动态分配、隐患风险闭环消缺,推动形成长效制度,服务扬水高质量发展。四是深入调研掌实情。夏灌前,处站两级深入灌区调研,及时掌握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灌情及水情形势,确保应灌尽灌、应蓄尽蓄;为消减6月份玉米集中灌溉的用水高峰,管理处提前预判确定夏灌开机时间及运行方式,夏灌比计划提前1天开机,确保灌区人饮、农田灌溉、高效节水、调蓄水库等供水得到保障。
开机当日,管理处严格落实干渠交接水等规章制度,由处领导带队沿渠进行安全督查,并对干渠及水工建筑物、机变电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行水安全。(红寺堡扬水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