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扬水“三维发力”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红寺堡扬水“三维发力”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本站5月15日讯 连日来,汛期悄然已至,加之支泵站改造工程进入“倒计时”,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抢抓春灌停水期“黄金窗口期”,由处领导带队,分4组深入泵站检修一线、工程防汛前沿、更新改造现场,对标对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开展全流程全覆盖的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扬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对标“六项机制”,精准排查风险隐患。检查组严格对照“六项机制”要求,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支泵站改造后新设备、新系统,重点检查机电设备调试、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操作人员培训等情况;围绕防汛备汛工作,全面检查沟道行洪能力、泄洪闸启闭性能、防汛物资储备等;结合安全生产月筹备,详细查看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急演练方案制定等工作。通过“专业人员+技术骨干”联合排查,现场查看设备运行参数、渠道及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消防与用电设施、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等,为即将到来的夏秋灌和防汛备汛奠定安全基础。
把握停水时机,高效推进问题整改。充分利用泵站停水期设备集中检修的有利时机,检查组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整改,确保夏秋灌顺利进行。针对支泵站改造后遗留问题,积极对接建设中心,明确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改”出实效;对渠道工程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技术员+施工队”结对作业,形成“发现问题—现场整改—闭环验收”的高效协同机制,实现清淤、勾缝、涂护等关键环节精细化管控,确保维修任务全面完成。
聚焦双重任务,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面对安全生产月和防汛备汛“双重任务”,检查组现场作出部署:一是强化防汛责任落实,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渠道险工险段、重大危险源等重点部位加密巡查频次,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二是将“六项机制”深度融入实际工作各环节,要求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流程,完善岗位安全责任清单,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三是认真落实“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强蓄水池(水库)巡检防护,确保蓄水安全。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是管理处应对关键节点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管理处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六项机制”与扬水各项工作相融互促,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保障扬水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