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工作动态 > 水利动态

唐徕渠:飞跃小湾桥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5-04-16 阅读量:

唐徕渠:飞跃小湾桥 

    春水奔涌处,古渠焕新章

    当黄河母亲的春汛问候从唐正闸到达永宁县杨和镇南北全村地界,与小湾桥节制闸汇合,这股承载着生态复苏使命的春水,让千年古渠的文明回响与现代水利的科技融合交汇。

    闸门启处见沧桑。唐徕渠小湾桥节制闸始建于1987年,为7孔开敞式水闸,这座七孔节制闸接续着唐徕渠两千年的控水智慧。遥想元代郭守敬“更立闸堰”时,先民们用木杠插闸、柴草固堤的原始智慧驯服黄河;如今,小湾桥闸墩上,钢制闸门在云端指令下精准升降,一渠清流按照数字编码的轨迹奔流而下。从手摇卷扬机到远程操作系统,从砖砼结构到整体式钢筋砼,闸门的每一次改造都铭刻着农耕文明向数字时代的嬗变。

    闸房飞檐上的汉唐遗韵与消力池中的湍流相映成趣。站在高程1121.20米的闸墩顶,可见渠水自1120.35米的设计水位倾泻而下,如同时光从《天工开物》的书页间流向智慧水利的云端系统。这座控扼数千亩高口高地的“水钥匙”,既守护着杨和镇27斗麦芽稻田的嫩绿,也滋养着胜利乡五渠畔新植的生态林。

    春水涌动赋智能。“唐正闸门提日月,乾坤一指庆丰年”。当水头跃过小湾桥时,启闭机房内的电子屏正跳动着实时数据,28米长的闸室成为流量分配的“智慧大脑”。这涌动的春水,既有为河湖湿地补给的清澈使命,也带着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澎湃动能——156米上游护坡的混凝土里浇筑着防洪标准,7台QP2×8t手电两用卷扬式启闭机的齿轮间转动着精准计量。那些曾靠“插杠子”调节水量的老把式们不会想到,他们的孙辈如今在手机屏上轻点就能完成万亩良田的配水。

    水润联通万家情

    1987年初建时的夯歌声,2012年加固时的焊花雨,2022年接入互联网时的数据流…… 这些时空碎片都在消力池的漩涡中融汇成“四水四定”的时代强音。

    每逢开闸放水时节,总能在晨曦中听见古渠的私语——那是汉唐戍卒的夯歌声,是西夏农人的舀水声,更是今日建设先行区的铿锵足音。

    暮色中的小湾桥,自动化闸门在晚霞中镀上金边。黄河水继续向北奔涌,在314公里唐徕渠上演绎着古老灌溉文明与现代治水智慧的水乳交融。这流动的史诗,正沿着渠系脉络,润泽出一个更加生机盎然的塞上江南。(唐徕渠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