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工作动态 > 水利动态

唐徕渠:“玉带”穿城过 古渠润湖城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5-04-07 阅读量:

唐徕渠:“玉带”穿城过 古渠润湖城

    本站4月7日讯  春回大地,碧湖绣锦,一派生机勃勃。在典农河、北塔湖、阅海湖等湖畔迎来大批红嘴鸥驻足、嬉戏玩耍,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自开闸放水以来,唐徕渠这条环绕在城市中的“玉带”,适时向全区75%河湖湿地补充“源头活水”,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最动人的画卷。

    重谋划,精准定制补水方案。勤“走动”,放水前与自治区水利调度中心联系,及时掌握分配唐徕渠湖泊湿地生态取水指标等信息。多“联动”主动对接协调市县(区)建立完善灌区生态补水联动机制,认真复核生态用水指标,落实各类湖泊湿地分阶段补水的具体时间、补水总量、阶段流量等相关事宜。深入灌区实地了解用水功能的新变化、新情况,根据灌区后期农业灌溉特点,充分利用农业灌溉前期有利时机,交叉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分片布局管理,提前规划好生态供水方案。

    重宣传,共同筑起护水城墙。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重视宣传深度“渗灌”,凝聚起共管、共护、共治的强大合力。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集中宣传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四水四定”政策理念,节水知识、水情形势、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等,引导灌区群众强化节水惜水意识。在渠道沿线开展拉网式水环境卫生治理,严厉打击渠道排污行为,全面开展清理渠道杂物等活动,有效保障水质健康,展现“志愿红”“水利蓝”风采, 为灌区生态补充优质放心水。同时,压实水量计测“施测—校核—复核”责任体系,对补水口实行实时量测水位流量数据的方式,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为水量的科学调度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重调节,精耕细作保障需求。为避免工程建设影响生态补水进度,管理处全面部署,精心安排,放水后“一站式”送水,合理规划补水线路,综合运用筑坝坐梢以及干渠节制闸调解水量等“拦蓄抬”方式,最大限度缓解干渠输水压力,保障渠道安全运行,水量快速补给。在既满足沙湖和典农河补水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第二农场渠砌护工程和平罗县城市防洪排涝项目-翰林大街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南段)给排水管道穿越唐徕渠工程的施工需求。

    截至4月7日,唐徕渠累计为河湖湿地供水603.92万立方米,其中典农河补水239.70万立方米,沙湖补水364.22万立方米。下一步,管理处将牢牢把握水利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全力以赴为塞上湖城美丽风光、灌区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唐徕渠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