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徕渠: 金黄穗满田 丰收笑开颜
唐徕渠: 金黄穗满田 丰收笑开颜
本站7月10日讯 “村民最怕啥?最怕辛苦种田最后结不出来果子。我们双龙渠本身就是个中高口,进水困难,加上渠系还长,渠梢田地灌水一直是个老大难,今年为保粮食,水管单位做了好多工作。好在最终小麦收成比去年好,较去年平均亩产高20-30公斤左右。”双龙渠支渠管理员虎生有脸上洋溢着喜悦说道。
七月田间麦穗飘香,亩亩庄稼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麦浪中收割机欢快的奔驰,在阵阵轰鸣声中,一排排小麦秸秆整齐倒下,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装入车中,看着一车车金灿灿的麦粒陆续装车、归仓,农户们喜上眉梢。黄澄澄的麦粒,饱含了多少汗水和辛劳。
今年唐徕渠灌区灌溉面积112万亩,其中小麦10.13万亩,占比9%。银南、银北片区土壤墒情、天气情况、作物种植习惯、种植方式以及生长态势的不同、加之灌区内小麦种植分散不连片等等原因,造成了区域内需水时期不均衡、衔接不紧密的现象,灌溉供水具有一定的难度,管理处视情况不同动态灵活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
春灌期间,正值10.13万亩小麦头水、6.34万亩玉米播前灌、3万亩头茬苜蓿以及16万亩水稻陆续开灌用水时期。这一时期灌溉面积仅30%,干渠日均实引水流量低于50立方米/秒,灌区内20%的高口高地取水不足。为使农作物得到适时有效的灌溉,管理处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服务全过程,深入灌区反复奔走于田间地头角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片区农作物长势、农业灌情、灌溉周期,分析研判局部供水难点。中上游,充分发挥干渠节制闸调蓄功能,提升区域渠段水位轮灌,下游根据作物需水特性提前合理促灌。调节整体用水均衡,及时解决1.7万亩高口高地、梢段用水瓶颈等16项群众急难愁盼水问题。
夏灌期间,全处干部职工夙夜在岗,严肃输配水制度,将水权水量按照灌水次数、灌溉天数,进行水量分配,由此按照每轮水进行控制。在水情紧张的情况下,针对部分支渠渠系长、用水量大、输配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协助指导灌区加强管理、化整为零、分组轮灌、控近送远,沟渠互补启动灌区内补水泵站,解决高口高地、梢段灌溉难点。几次强降雨影响,灌区内需水波动快、整体用水减缓、抢抓机遇,及时对汪家庄水库、灌区内23座蓄水池等调蓄工程提早储足应急水源,同时联系湖泊管理单位,加大生态补水力度,保障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小麦终于丰收,管理处将紧盯田间其余作物坚持把解决灌区群众“急难愁盼”的水问题作为供水服务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提供充足水安全要素保障,让农作物喝上“及时水”,保障渠安水泰,灌区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唐徕渠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