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扬水灌区遍地黄花遍地“金”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红寺堡扬水灌区遍地黄花遍地“金”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本站7月8日讯 又是一年丰收时,黄花飘香采摘忙。眼下正是红寺堡扬水灌区2.8万亩黄花菜进入成熟采摘期和上市销售的季节,走进灌区各处黄花菜种植基地,一簇簇嫩黄饱满的黄花菜随风摇曳,与蓝天白云、长渠青山交相映衬,美不胜收。忙着采摘的村民们背着背篓穿梭在黄绿相间的花海中熟练地采摘黄花菜,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
“我家种植的黄花菜色泽鲜亮、花瓣肥厚、香味浓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村民伍生云心美滋滋地说道,“今年水灌得又足又及时,水管处工作人员还经常到我家地里查看作物长势,服务这一块没话说,眼望着黄花菜又丰收了,新庄集一泵站功不可没啊!红寺堡扬水工程功不可没啊!”黄花菜每年的采摘期只有两个多月,由于花期集中,采摘任务重,采摘期要请村民帮忙。不远处,黄绿相间的花海中农民们正穿梭其间,麻利地采摘,一朵朵黄花不停“跃入”篮中。
黄花菜种植占地面积小,花株耐旱且不挑地形,且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获时间长,再加上黄花菜属于一次种植、多年采摘的草本植物,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成熟后的黄花菜既能食用也可药用,既能卖鲜花也能制成干货出售,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得益于红寺堡扬水工程的日夜灌溉,红寺堡区有着“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的荣誉称号。今年以来,管理处以自治区“六新六优六特+N”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以“四水四定”原则为导向,克服灌区气温高、灌溉面积大、用水集中等实际问题,在保障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供水灌溉的前提下,利用调峰错峰、联合调度等措施,保障了黄花菜“三水”灌溉,为今年黄花菜丰收提供了坚实水保障。同时,以“基层工作周”为抓手,处站两级水管人员适时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实际情况,优化调度方案,解决急难愁盼,为村民致富增收吃下一枚“定心丸”。
小小黄花菜开出“黄金花”,不仅美了乡村,还富了百姓。一级级的扬水泵站、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簇簇鲜艳的黄花在这片土地上“绘”成一幅精美的丰收画卷,红寺堡扬水人同灌区万千群众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生态优的共赢发展新路子。(红寺堡扬水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