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徕渠: 一键“指”达 让农田及时喝上“解渴水”
唐徕渠: 一键“指”达 让农田及时喝上“解渴水”
本站5月14日讯 近期,已进入小麦二水和水稻初灌的关键时期,唐徕渠管理处满达桥管理所充分应用灌溉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解难题、助灌溉,干渠4座水闸和37座斗口操控一键“指”达全覆盖,解决小麦和水稻作物种植面积分散,作物用水不集中、需水不同步的矛盾,累计供水700万立方米,确保农田作物及时喝上春灌水。
精准化调控。今年春灌,满达桥管理所4座水闸全部实现“伺服电机+远程控制+视频监控”现代化管理模式,自3月21日开闸放水以来,76次调闸任务中全部由远控功能完成,单次调闸平均历时3分钟,有效解决职工夜间现地和频繁操作问题,大幅降低调度人员工作劳动强度,提高了水闸操控的精准度,把好干渠行水安全关。
信息化“加速”。牢牢抓住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机遇,厘清阳光用水机制中的短板瓶颈,坚持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以测控一体化技术推进数字化灌区建设,共有37套自动化远控直开口闸门在岗运行,8处视频点24小时连续监视,构建一个应用平台,全面实现各类调度指令下达、信息化设施设备远程监测操控水帐电算化、灌溉数据自动生成等用水业务全部线上流程跑路、数据服务,真正体现一键开启闸门,人未到水已达的供水速度。
高效化管理。规范和完善直开口用水申报制度,各用水单位于当日12:00以前一键远程申报本轮次灌溉计划,包括用水天数、所需流量或起闸高度,严控用水指标,及时研判加减水时间,精准调控三天用水量,避免水量浪费,解决了灌区受益单位和群众用水“来回跑、多头跑”的难题。
唐徕渠管理处将加快推进数字赋能与灌溉业务深度融合,做好已有信息化项目运维和综合业务平台等数字孪生应用工作,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助力乡村振兴,为灌区农业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唐徕渠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