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扬水借“他山之石”共谋发展之策
红寺堡扬水借“他山之石”共谋发展之策
本站9月6日讯 9月5日,红寺堡扬水管理处与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共同举行“扬水发展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考察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渠道维修补强、建筑物新型材料涂护、机电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技术和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度交流,搭建了交流共享的机制、技术提升的平台。
在红寺堡扬水一泵站,通过图文介绍、沙盘展示、现场演示等形式向景电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发展历程、历史使命、效益发挥及运行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效益发挥、灌区发展等方面情况,共同参观了红寺堡扬水工程展室、中控室、高压室、泵房机组,对管理处25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助力灌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红一干渠张小头沟渡槽、红二干渠榆树沟渠涵和红三干渠下麻黄沟渡槽现场,通过现场查看、听取讲解、查看资料等,详细了解输水建筑物维修补强方案、措施、工艺及渡槽等输水建筑物防渗、降糙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及其效果,同时就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进行现场交流和探讨。
座谈会上,管理处就SK刮涂聚脲防护层降糙涂护的项目优势、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工序重点、效益发挥等进行了深入介绍。同时,双方围绕泵站降耗提效、泵房降噪、前池旋涡消除、机组冷却水技术应用、渠道砌护、渠道防渗防冻胀破坏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考察组认为SK刮涂聚脲应用于红寺堡扬水工程渡槽,为推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病害检测与修补加固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是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创举。景电将积极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携手共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做好水利“大文章”。管理处表示,景电工程首创我国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建设之先河,50多年来,通过提黄河水发展灌溉、修复生态,不仅成为灌区50万群众生存致富的依托,也为当地农业增效、生态改善提供了有效支撑,成为甘肃水利史上光辉的一页。双方希望以此次座谈交流为契机,建立沟通与交流机制,探索多种形式开展有效合作,共谋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再聚合力。(红寺堡扬水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