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工作动态 > 水利动态

红寺堡扬水:黄河水染绿了亘古旱塬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3-08-04 阅读量:

红寺堡扬水:黄河水染绿了亘古旱塬

  

    本站8月4日讯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走进地处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扬水灌区,黄河水所到之处,田畴尽染,风柔水清,送来清凉一刻。与灌区一线之隔的非受水区,满目枯黄,毫无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水,最富有灵性,一个地儿有了水,便有了十足的灵气。

    沿着红寺堡扬水一干渠,跟随着欢腾的扬黄水,一路走、一路看,不一会便到了灌区腹地的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只见平展展的玉米一畴连着一畴,一眼望不到边际,喝饱了黄河水的玉米拔节抽穗育棒,尽情地生长着。远处的罗山巍峨高大,蓝天白云下树木葱茏。这里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距离黄河超过50公里。看着眼前这片海洋般的绿色平畴,很难想象20多年前曾经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石乱跑”干渴旱塬。随着红寺堡扬水工程“走马上任”,黄河水从中宁黄河之滨攀上旱塬,流到罗山之麓,创造了“沙漠变绿洲,沙丘起高楼”的生态奇迹,浇灌出了“有水赛江南”的美好新生活。

    沿着红寺堡扬水三干渠徐徐前行,矗立在红寺堡城区入口的“新时代红旗渠,美丽锦绣新灌区欢迎您”的巨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高低错落的绿植令人赏心悦目,红寺堡城区在曾经是“白草飞沙、飞鸿过断”的戈壁滩上拔地而起,街衢纵横,楼舍林立,鳞次栉比,一派生机。渐入灌区腹地,一排排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之中,间或一栋小楼显眼而气派。成行成列、挂满枝头的葡萄架,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景观,晶莹剔透、红得发紫的葡萄,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新憧憬。干渠两旁万亩枸杞在蓝天白云下铺开,鲜红的红果果挂满枝头,粒粒饱满、颗颗晶莹,老乡们如勤劳的蜜蜂一般,用自己的双手,小心翼翼的采摘着幸福生活。再看,金灿灿的黄花一望无际,随风摇曳,香味扑鼻,美不胜收,村民们穿梭在黄花菜基地,一双双巧手飞舞,脸上乐开了花。在黄河水的浇灌下,灌区的农作物也迎来大丰收,从金色麦浪的收割、到“软黄金”黄花菜的采摘、再到大西瓜的装车,扬黄水浇灌出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绿洲。

    在这片旱塬上,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水利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往返在各配水斗口调节水量,奔波在田间地头服务群众,忙碌在扬水渠道查隐消缺,坚守在轰鸣的泵房里巡检机组、守护安全。他们迎着朝阳、顶着烈日、送走晚霞,用责任践行使命,用奉献展现精彩,用汗水浇灌收获。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发出这一伟大号召。25年来,肩负使命的水利人同灌区移民一道接续奋斗,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奇迹般地建成了一个沃野芬芳、满园香飘的生态绿洲,“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灌区人民群众从心底里飞出的欢乐颂歌。(红寺堡扬水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