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相:做好水文章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水利保障
做好水文章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水利保障
—在全区水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吴洪相
(2012年1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并安排2012年全区水利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2011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推进水利大发展快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全区水利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水利抢抓中央和自治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机遇,全面奏响盛世兴水新篇章之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35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利支撑为目标,集全行业之智,聚全社会之力,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水利工作呈现出投资加大、管理加强、发展加快、改革加速的良好态势,跨入了大发展快发展的新时期。
紧密围绕“一个中心”:
2011年,中央和自治区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一年来,我们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这个中心,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实现了水利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提振、发展大提速。一是深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切实领会精神实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和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在全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自治区党委组织区市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中央水利工作视频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报告大会,水利厅成立四个宣讲组,由厅领导带队赴市县作辅导报告,编发两个《决定》辅导学习读本,在全区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热潮,全社会重视水利、支持水利、建设水利的热情空前高涨。二是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抓紧制定自治区政策措施。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们立即成立自治区《决定(代拟稿)》起草组,紧扣区情、水情,深入研究投入、土地等政策,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厅党委会多次讨论修改,历时半年6易其稿,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和出台的《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新时期全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公共财政水利投入、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三是全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取得实效。自治区《决定》出台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分工方案,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单位。我们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抓紧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目前已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4项制度。与监察厅建立联合监督机制,重点检查分工责任落实情况,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完成任务不打折。力争区党委宣传部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广泛开展水利政策宣传教育,全社会大兴水利的氛围加快形成。
着力加快“三大建设”:
(一)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水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把倾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现实的水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一是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全力推进。编制完成生态移民供水工程规划,逐县审查批复水资源论证报告,千方百计解决移民用水指标,市县水利部门全力以赴建成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42处,保障了6万生态移民生活生产用水,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创佳绩。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0处,完成自来水“百村千户”入户工程20处3.52万户建设任务,34万群众喝上安全洁净水。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通过整合拓展、互联互通,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同网、同源,石嘴山、吴忠市及沙坡头区等15个县区原规划内人口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再掀高潮。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结合打造黄河金岸、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整合农发、国土等项目资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干群互动,着力解决农村“灌水难、排水难、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进一步在全区山川兴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新增灌溉面积12.6万亩、旱作基本农田2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3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规划经过水利部审查。原州、同心、盐池、红寺堡、惠农等县区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通过引进中粮等龙头企业、配套国内外先进节水技术,发展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12个26万亩,建成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项目区16个41万亩,有效促进了节水增效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五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程加快。水利厅与市县水利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全部61座小(1)型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54座,力争142座小(2)型病险水库列入国家规划并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六是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稳步实施。2006万元直补资金一次性拨付给市县水库移民,批复实施4023万元的后扶项目共60项,使移民区基础设施、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水利调控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把抓前期、跑项目、争投资作为夯基础、增后劲、促发展的重要任务,采取领导紧抓,部门紧跑,专人紧盯,跑部进京,经艰苦不懈努力,历经近40年争取总投资达17.1亿元的中南部城乡人饮安全水源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力争总投资23.6亿元的苦水河和清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国家重点支流名录待批,总投资12亿元的5座中型水库进入国家规划名录,总投资45亿元的黄河综合治理规划上报黄委会审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2011年全社会水利投入达53.9亿元,较2010年增长29%,是“十一五”年均投资的2.5倍,创历史新高,其中水利部门争取中央资金20.8亿元,较2010年增长20%,为水利“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争取10年的沙坡头南北干渠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下达投资1.8亿元,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砌护干支渠60公里,改造骨干建筑物13座,灌溉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进展加快。盐环定扬黄续建主体工程建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固海扬水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南部“生命工程”重新焕发了生机。三是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增加、投资加大。黄河宁夏段近期防洪工程开工建设,吴忠城市护岸工程实现了黄河治理方式的突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大河子沟、渝河等21项,在大幅度提高防洪标准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苦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列为十一届全国人大重点办理议案,国家安排投资0.8亿元。四是工业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水 投集团发挥市场融资和项目管理优势,克服投资不足、工期紧张等困难,上海庙红墩子供水工程实现当年建设当年见效的目标,红寺堡弘德慈善园区鲁家窑供水工程 全面开工建设,固原盐化工供水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调整工作机构,创新前期工作思路,关键技术论证积极推进。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破解我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和根本性措施,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合力推进。一是全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召开了首次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把节水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和有关部门并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各业节水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以农业节水为主,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全面推广节水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工业城市节水,深入开展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和宣传,节水成效不断扩大。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规划十大试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试点目标基本实现,我区成为首个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省区。今年在用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黄河用水连续两年不超国家分配指标,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大力强化“三项管理”:
(一)强化灌溉供水管理,有效保障各业用水安全
农业生态供水管理进一步加强。积极应对灌区冬春夏三季连旱、灌溉用水持续增加、黄河引水严格受限的现状,各市县和水管单位加强供用水管理,采取科学编制调度预案、优化水量调度、适度提前放水、加大节水改造、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井渠结合灌溉等措施,保障了760万亩农田适时灌溉和湖泊湿地补水,为保证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工业城市供水管理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大农业节水,实施水权有偿转让,不断完善拓展宁东、太阳山等六大供水工程功能,延伸管网、提升服务,提高供水保证率,供水总量持续增长,有效保证了宁东工业基地和固原等城市用水安全。
(二)强化水资源管理,有效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纳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内容,促使各市县增强水权意识,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落实规划和新建、改建、扩建涉水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力争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宁东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查,为项目立项核准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区市县三级取水许可管理登记及备案制度,完成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方案,开展了重点企业水平衡测试,依法关停、划转企业水源井,全区共核减取水量2714万立方米。积极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力促神华宁煤间接液化项目水资源论证和水权转换可研报告获黄委会批复,完成煤炭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等7个项目水权转让报告审批,为自治区新上重点工业项目用水提供了保障。
(三)强化水利建设管理,有效保证工程安全
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针对水利项目多、投资大、任务重的实际,制定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进一步理顺了工程建管体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三集中”模式。在全区推行了县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集中管理、民生水利项目集中打捆招标和工程招标活动集中入场交易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水利部肯定并在全国会议上交流经验。不断强化水利建设监管力度。实行工程稽察、监督检查、问题排查“三结合”,大力推行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突击式专项稽察,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确保了工程安全、生产安全。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筑市场。建立了水利施工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备案制度,全面启动水利建设市场信用管理,有效规范了水利建筑企业和参建人员行为。
努力完善“四个体系”:
(一)完善体制机制体系,持续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自治区和各市县财政普遍建立了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水投集团融资4.2亿 元,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经费明确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全力推进水管单位“收支两条线”,水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以基层水利 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三驾马车”为重点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得到水利部肯定,并在我区召开北方地区现场会加以推 广。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固原、中宁等市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组建了六盘山水务公司,使得固原市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可喜的是严重 缺水的固原城区从此彻底结束了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足的历史。
(二)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通 过引黄、扬黄、跨流域调水及调蓄工程的建设和连通,初步构建了全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利用的“南北配置、城乡兼顾、丰枯补给”的供水体系。北部引 黄灌区加大内部挖潜,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的统一调配;中部干旱带拓宽扬黄供水范围,实现扬黄水与当地水的统一调配;南部黄土丘陵区坚持开源节流 并重,实现雨洪水资源在流域间和季节性的统一调配。通过对渠沟、机井、库坝等工程进行联合调度,对黄河水、地下水、雨洪水等水源实施统一配置,全面提高了 供水可靠性和保证率,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三)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筑牢防汛抗旱安全屏障
层 层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快黄河近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等项目实施,通过大力配套完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 系,进一步提高了重点城市、重点水库、重要河段防洪安全标准,使全区水利防洪减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中南部地区冬春夏三 季持续干旱,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抗旱资金,支持各地有效开展抗灾减灾,通过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启动备用水源,在扬水干渠设立免费供水 点,为水窖补水,出动车辆为学校、特困户送水,确保了大旱之年未发生水荒。
(四)完善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圈
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创新治理模式,坚持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更加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1平方公里,打造典型示范工程,得到水利部和自治区领导充分肯定。加快完善城乡生态水系,结合沿黄城市带建设,综合整治湖泊湿地6.9万亩,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大生态圈。坚持水资源节约保护优先,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管,加大引黄灌区县界取水、排水、地下水位监测设施建设,新增25处县界断面,入河排污口监测超过50%。
在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治水加快推进,水法规体系不断完善,颁布了《宁夏抗旱防汛条例》,水利厅荣获全区“五五”普法先进单 位。科技兴水战略深入实施,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宁夏黄河水沙研究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院士工作站和宁夏水利专家工作站,加大重点项目攻关和技术 推广交流。旨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覆盖全区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规划、成立机构、整合项目,启动水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 水利发展。水文监测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实施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建设,投入2亿元对水文测站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水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填补水利空白的水利博览馆顺利建成,成为全面展示我区治水辉煌历史、弘扬传承水文化的平台。加大水利基层单位设施建设力度,区属水管单位70%以上的站所段点实施了改造,市县基层站所改造规划开始实施,一线职工工作条件持续改善。
一年来,我们在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水利的重大机遇面前,在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重大挑战面前,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获得了值得传承的启示。一是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水利决策,紧扣“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中心,全力推进现代水利,才能为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善思路谋发展,拓宽领域求转变,突破传统抓水利,围绕项目促跨越,才能推进水利实现大发展快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使广大人民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四是必须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大力推进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形成水利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五是必须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参与、整合力量、发动群众,才能形成全社会团结治水、大兴水利的合力;六是必须大力弘扬水利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豪迈激情,才能凝聚巨大力量、担当起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任。
回 顾过去一年,水利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和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热切关心、帮助指导;得益于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 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得益于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市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区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和苦干实干。借此机会, 我代表水利厅党委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常年奋战在水利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切实增强做好今年水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水利决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深刻领会中央和自治区水利要求,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
(一)深刻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决定》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 不可或缺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 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随 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将持续加大对水利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作为农业重要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将是投资的重点和关注的 热点。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最大的支持和投入,必须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信心抢抓机 遇,乘势而上。
同 时,我们深切感受到,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水利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更加支持,把水利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支持,加快推进。自治区财政建立了稳 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各市县也把水利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在自治区财政、编制、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 持下,中央和自治区《决定》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区市县对水利的投入力度达到空前。
我们还要看到,全社会关注水利、关心水利和大兴水利的氛围正在加快形成。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广泛开展区情、水情宣传教育,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逐步树立,“水利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全局”得到社会认同,“节水型社会建设”获得广泛共识,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市县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成为水利大发展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制约水利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对水利保障需求更加迫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水利改革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供用水矛盾日益加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快速增加,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供水保障的要求不断提升,水资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公众节水意识还不强,营造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的氛围任务艰巨。农业用水依然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使全社会用水结构严重失衡,工业用水重复和循环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浪费,节水型社会建设亟需加强。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利设施薄弱、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趋凸显。由 于受气候变化影响,干旱加剧,黄河来水呈减少趋势,水资源短缺形势愈来愈严峻;水资源管理还不够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浪费水的现象,严格水资源管理更加紧 迫;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加快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干旱持续、洪水频发,灾害加重,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三是加大水利投入、提升水利管理和服务能力的要求日显急迫。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0%等 政策落实困难,市县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水利投入与水利建设大提速的要求不相适应;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前期 工作滞后、建设队伍良莠不齐的局面还未彻底扭转,水利建设管理仍需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还有薄弱环节,水资源无序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水管单位经费短 缺,基层单位工作生活条件差、环境艰苦,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随着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水利管理机构不合理、人才短缺与水利大发展形势已不相适应。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形势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进 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各项水利政策措施变成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到水利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 力,振奋精神,勇担重任,团结拼搏,奋力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扎实做好2012年水利工作
今年全 区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全区发展用水安全为目标,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统 揽,以民生水利为根本,加大水利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开创水利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目标任务:争取全社会水利投资50亿元以上。解决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生态移民用水,全部解决原规划22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保障引黄灌区760万亩农田灌溉和工业、城市、生态供水安全,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5。完成中部干旱带115万亩高效节水补灌项目建设任务和解决75.8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全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发展民生水利,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
一是优先保障生态移民生活生产用水。调剂保障生态移民用水指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建设,全力保障9万生态移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二是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攻坚战。全面开工建设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建设集中供水工程30处,让30万饮水不安全群众喝上安全洁净水,实现2005年规划内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的目标。进一步配套完善已建人饮安全供水工程,建立完善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工程效益充分发挥。三是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创新建设和管理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参与群众更多、声势规模更大、标准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社会影响更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百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整合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补灌、节水示范等项目资金,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县县建成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力争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有效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和现代农业发展。五是继续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创新项目实施办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快政策兑现步伐,扩大综合效益,促进移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强化灌溉供水管理,进一步保障全社会用水安全
一是切实抓好农田灌溉管理。积 极应对黄河来水日益减少和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优化水源配置,加强水权管理,科学调度水量,大力引导调整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合理调整西干渠与西夏渠 灌域,继续配套建设干渠下游调蓄水工程,进一步完善“渠井库沟湖”多水源联合运用体系,加快建立辐射全区的水资源统一配置调度系统。强化用水管理,实施精 细调度,灵活配置水量,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用水奖罚激励机制,推进灌区用水由被动减压向自觉节约转变。抓好渠道安全管理,加大老化失修建筑设 施改造力度,提高安全标准,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确保渠道安全运行,保障灌区760万亩农田灌溉和湖泊湿地生态补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二是全面提升工业供水管理。加快宁东、太阳山等六大供水工程完善配套,做大企业资产规模,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供水保证率,确保宁东基地等工业园区和城市供水安全。三是巩固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乡镇水利站、技术服务站、农民用水协会等基层水管组织的扶持力度,强化公益性职能,落实各项政策和管理经费,规范日常管理,加强农村水利科技引进和推广,精心构筑高效便民服务网,着力解决水利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加大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
继续实施好青铜峡和固海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初步建成黄河宁夏段近期治理项目,完成全部61座小(1)型和50座小(2)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盐环定扬水工程续建配套和红寺堡鲁家窑供水一期工程并发挥效益,加快推进沙坡头南北干渠及灌区节水改造、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 建设。全面开工建设中南部地区城乡人饮安全水源工程输水隧洞和中庄水库、苦水河综合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宁东供水二期、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 示范区供水工程等项目。加快隆德渝河调水、彭阳石家峡水库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争取国家支持立项清水河综合治理、黄河宁夏段综合治理等项目。做好 宁夏生态纺织工业园区和中卫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前期工作,继续深化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实现新进展。
(四)加速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一是进一步加大各业节水力度。不 断完善制度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省区建设。继续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努力减量增效。加大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和节水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切实抓好水稻控灌技术推广,加大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与节水增效相适应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努力提高节水整 体效益。积极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努力降耗减排。加快宁东供排水、污水处理水务一体化进程和宁东节水循环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提 高水循环利用率和节水减排,同时加大生活节水器具普及力度,不断扩大节水成效。二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机制。今年将在全区各市县实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措施,真正做到节水有奖、超用受罚。三是加大节水载体建设和宣传教育。启动节水示范县建设,大力推进各行业节水示范区建设,命名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节水,加快形成自主节水动力机制。
(五)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制度。适度调整完善黄河农业用水水权分配方案,开展各市、县(区)地表水、地下水水权分配调研工作,把节水和增效有机结合起来,使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0.45以上;建立用水定额动态管理体系,完成18个一级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核定,初步形成全区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制度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力度。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超指标用水的市县严肃考核制度,促使各类用水取之有道、行之有法,推动传统用水方式加快转变。深化水权有偿转让。全面落实新上工业项目实行水权有偿转让制度,进一步完善水权、水价、水市场体系,探索行业间、地区间水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水资源合理流转机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向高效益、高效率行业转移。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逐步将浅层地下水、雨洪水、微咸水等纳入分配总量,积极提高中水、矿井疏干水等非常规水利用率,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状况。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执法能力和水平。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加快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机制。
(六)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增强水利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各级防汛抗旱组织机构,以《抗旱防汛条例》贯彻落实为主要内容,层层落实防汛工作 责任制,抓紧建立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和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依法实施防汛抗旱管理的新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北部引黄灌区加快黄 河治理,完成汝箕沟山洪导引工程和星海湖、镇北堡水库除险加固,初步建成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确保黄河、重点城市及重要设施安全度汛。认真落实《国家抗旱 规划》,中部干旱带要强化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挖掘现有工程的供水潜力,大力推广高效节水补灌技术,加强人饮安全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好工程效益,不断提 升应对干旱气候变化能力,确保遇旱不发生水荒。南部山区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防洪调控体系,有效发挥除险加固后水库的 调蓄作用,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
(七)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一步促进人水和谐
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 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淤地坝等重点项目,坚持把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结 合起来,打造一批生态经济型治理示范工程,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得实惠、增效益,努力实现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更加重视宁 东、太阳山等经济热点地区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破坏。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加 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对骨干沟道全面实施水量水质监测,严格考核达标。完成地下水超采区核定公布工作,明确 禁采和限采范围,加快推进取水户计量设施安装使用和地下水自备水源封闭工作,着力改善地下水环境。加大城乡饮用水源地管理和保护,保障城乡饮水水源安全。 积极推进水利风景资源科学开发,促进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
(八)继续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要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争取各市县区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积极落实好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及从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提取 水利建设资金等国家水利规费征收政策,确保水利投入持续加大。要进一步做大水务集团资产规模,不断提升项目开发、运营能力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努力承担好自 治区重大发展项目供水工程开发建设。积极争取激活信贷资金,力争发行企业债券,努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多渠道保证水利建设资金需求。要认真 落实好“收支两条线”政策,争取将区市县水管单位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稳步推进水价改革,要争取物价部门支持,调整水资 源费征收标准和工业供水价格,加快建立科学合理、促进节水的农业用水水价形成机制。深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尽快理顺涉水行政事务综 合管理职能,逐步实行城乡、区域水资源及供水统一管理。稳步推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和经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加快 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专管、受益群众自管、群管和专管相结合或组建公司等多种管理模式,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促进工程效益充分发挥。要逐步建立“谁投资、 谁建设、谁所有”的工程建管体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九)狠抓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水利法制建设,出台《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办法》《宁夏实施〈水土保持法〉办 法》,加快《宁夏水资源管理条例》立法进程,不断完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继续推进科技兴水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 水利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水利建设管理,完善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加大稽察检查和执法检查力度,强化行政监管,严格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保障水利系统安全稳定。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区水利信息化骨干网络,建设完善电子政务、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 水雨情测报和远程控制等系统,促进信息化与水利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水资源管理、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等能力,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不断改善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增强水利行业实力。
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水利又好又快发展
圆满完成2012年各项水利目标任务,是对各级水利部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水合力。各 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求得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争取党政领导把水利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落实防汛抗旱、水资源节约保 护、饮水安全保障、水土流失治理等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社会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合力。
(二)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任务完成。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决策落实、配套政策出台和工程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执行和任务完成不打折扣。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每一项任务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和项目,让每个人肩上有担子、有压力,主动谋事,踏实干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三)狠抓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争取项目、扩大投资作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在建一批、审批一批、规划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着力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科学谋划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造福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四)加大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各 级水利部门、水管单位要切实增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创新水利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培养和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 人才专业结构。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缓解基层水利人才严重缺乏状况。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 成长的良好环境,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为加快水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业形象。以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为契机,规范行政管理,强化政务服务,深化政务公开,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克服浮躁和畏难情绪,以坚韧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切实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扑下身子,攻坚克难,抓出成效。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好先行、做好 主力。当前,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奋发有为的使命感,勇担历史重任,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努力实 现水利持续快速发展。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狠抓自治区《决定》责任分工及有关配套政策落实,通过实化工作措施、强化沟通协调、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工 作,主动谋求突破,让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生根。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敢试敢闯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创造性地推动 工作,勇挑发展之任,敢破发展之难,着力提升领导水利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和履职水平。要切实增强管理意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水利工程,以先进的 理念指导水利调度,逐步建立技术先进、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现代水利管理体制,有效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同志们,做好今年水利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区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发奋图强,倍加勤勉务实,在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