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专题 > 全区水利会专题 > 水利工作报告

白耀华:大力推进“四水同治” 做好节水治水兴水文章 全面开启宁夏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时期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0-01-21 阅读量:

大力推进“四水同治” 做好节水治水兴水文章

全面开启宁夏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时期

在全区水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白耀华

(2020年1月21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自治区“两会”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开启宁夏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时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报告。

   一、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水利事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

2019年,是我区治水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治水兴水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牵引,聚焦破解水瓶颈,大力推进“六大水利”建设,现代治水格局基本形成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深入落实黄河大保护大治理重大国家战略,加大生态水利建设,现代治水事业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

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水生态关键要素作用,以黄河为中心的河湖保护治理迈入新阶段,全区河湖颜值更加靓丽。攻坚克难,重拳出击清“四乱”。坚决向河湖“顽疾”宣战,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全区河湖“四乱”问题100%销号,恢复水域面积4.8万亩、岸线2220公里。编制完成“6+1”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全面完成河湖划界。汇聚合力,铁腕治理水污染。22个工业园区废水全部达标集中处理,3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级A排放,13个城市黑臭水体和支流劣Ⅴ类水体清零,黄河宁夏段水质实现Ⅱ类进Ⅱ类出,全区河湖污染得到综合整治,再现河湖清流芳华。完善制度,协同推进大治理。充分发挥河长办作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建立跨县界河流水质断面交接制和跨省区河流协作联动机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0平方公里,预防保护面积1228平方公里,石嘴山市获评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走向全面见效,我区成为受国务院激励的5个省区之一。

   (二)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水利建设,现代治水事业进入城乡统筹发展新时期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情为民兴水、真心为民解忧。担当政治责任,基本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水利与地方协同发力,整合资金10.4亿元,力同心奋战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6.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56.5万农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贫困县自来水普及率达95%。我区农村饮水监管和水费收缴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水利部全国推广彭阳“互联网+人饮”经验,海原、西吉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典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有效落实,助力10万移民脱贫致富。服务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供水体系。齐心会战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一期工程,按期实现银川段通水,180多万城乡居民喝上安全的黄河水。11个市、县(区)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和专业化运行,以宁夏水投、中铁水务供水为主,市县供水为补充的全区城乡供水格局基本形成。实施统筹调配,各业供水保障作出新贡献。精心组织调配各业水量,保障了1000万亩农田均衡受益,为全区粮食生产“十六连丰”作出重要贡献。确保宁东等12个主要工业园区超1000亿元GDP和固原等200多万人的城乡供水安全。超额完成河湖湿地生态补水2.43亿立方米,典农河、沙湖等水环境不断改善保障生命安全,水灾害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黄河二期防洪工程及镇朔湖、金山拦洪库等提质改造,科学应对黄河1、2号洪峰,确保洪水安澜过境战胜85场次暴雨山洪,实现水库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决口、群众无一伤亡。

   (三)深入落实保障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加大资源水利建设,现代治水事业进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时期

始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把节水作为保障水安全战略性措施贯穿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全过程,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持续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行项目和用水“双限批”,在黄河流域率先开展取水口核查,1.69万个取水工程(设施)信息全部登记在案。全面完成国控水资源监控项目,1493个取水许可用水户全部入库管理,年取水50万立方米以上用水户实现在线监测。划定20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达标,依法关停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井153眼。水雨情测报体系基本建成,水文服务发展能力持续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深入推进大节水行动,实施工程、管理、技术综合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4以上。自治区级节水型机关达标率88%,利通区等5县区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规模以上节水型企业超过70%,宁东基地成为全国首个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园区。预计全区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1.1%、5.1%,以有限水资源保障了各业发展用水需求。

   (四)深入落实国家扩内需促发展惠民生迫切要求,加大工程水利建设,现代治水事业进入大投资大建设新时期

围绕有效提高全区供水保障水平,推动大水源、大管网、大联通、大转型,全区现代水网体系快速构建。积极划储备一批水利项目。编印《宁夏水利工程补短板实施方案》,谋划了总投资1151亿元的项目,力争纳入全国水利“十四五”规划。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3项工程初步列入国家近三年拟开工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名录。不断加大重点水利项目投资力推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现代化生态灌区西干渠、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着力搭建全区供水“主动脉”,打造高质量“供水圈”,统筹解决好我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问题。水利多元投资体制基本形成。应对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压力,不断优化水利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青铜峡市东部水系连通、贺兰县现代化生态灌区等水利PPP项目。全年水利投资达78.8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五)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加大智慧水利建设,现代治水事业进入数字融合发展新时期

全面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网络强区部署,加快实施“互联网+水利”六大行动,深入推进信息化与水利深度融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现代水利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全国首个校地三方数字治水创新联合体“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和“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园”签约挂牌,已吸引国内外20多家信息化高新企业入驻园区,“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三位一体数字治水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开展水利科研项目8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加速信息水利发展,数字治水赋能作用不断增强。以水利政务、行政审批、农村供水、渠道自动化为重点的数字化建设提速推进,云上应用达52项。累计安装自动化量测水设施2270套,控制灌溉面积253万亩,为实施供水精准计量、推进田间节水、促进水权流转提供技术支撑。

   (六)深入落实制度建设必然要求,加大法治水利建设,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时期

持续深化治水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水利行业监管能力有效增强。水法制建设不断加大,依法治水基础加快夯实。《宁夏河湖管理保护条例》于9月1日正式实施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结涉黑涉恶涉乱线索54条,水利发展环境明显净化。水利专项督查检查全面铺开,全年整改河湖、工程、人饮等问题3144。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稳定,水利安全生产持续向好,获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等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实现全覆盖。水利资金预算约束日益强化,内控体系提档升级监管严格。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市场协同发力成效明显。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发布《宁夏水权交易指南》,率先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年议定水权转换金额2.59亿元。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突出,企业及社会资本水利投资达45亿元,同比翻了一番。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水资源税取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量申报、核定在线办理,征收额同比增加8.2%。机构职能不断优化,现代水利管理闭环全面打通。推进厅属事业中心机构改革,对应机关处室设立承接相关职能的10个事业中心,构建了与水治理现代化相适配的职能齐全、职责清晰、政事配套的治水机构组织。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治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区现代水利事业创新突破,彭阳县城乡供水实现了由“人担驴驮到手机买水”的革命性转变国务院扶贫办指出我区“解决了困扰西海固千年的饮水难题”,引黄灌区测控一体化水闸结束了两千年人工管理的历史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水利行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水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各级班子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发挥,水利队伍创新实干奋发有为,现代治水政治保障日益坚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在此,我谨代表水利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治水工作的各市县(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水利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虽然我区治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干旱缺水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脆弱,资源发展约束日益趋紧,水仍然是制约宁夏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水利用效率不高,用水结构严重失衡。二是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中小河流生态功能恢复难度大,岸线科学管理亟待加强。三是黄河保护治理形势严峻,缺乏骨干调蓄工程,防洪防凌形势依然严峻,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仍然艰巨。水利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全区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完善,城乡水利均等化服务程度还不高。水治理体系还不完善,供水市场培育还不够成熟,现代协同治水制度尚未健全水利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励精图治科学治水,奋力开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治水有新内涵,高质量发展有新要求,转型升级有新机遇。首先,中央“十六字”治水思路是新时代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对传统治水思路的革命性转变,要持之以恒从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角度深入理解、深刻把握、深度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与“3.14重要讲话一脉相承,赋予水利改革发展新的内涵,必须坚定不移深入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水利等设施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大水利建设力度作出安排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把中央部署要求落实到位,把治水兴水这件关系千秋发展的大事办好。其次,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水利建设新一轮高潮期、水利行业监管持续攻坚期、水利发展方式深刻转型期。明确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贯穿“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一主线,围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总目标,把握“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这一重要原则,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一战略要求,正确认识“补”和“强”、“监”和“管”的辩证关系,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增强水安全支撑保障能力。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落地生根,通过人水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推进水利行业理念更新、业务重塑、流程再造,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以黄河保护治理为核心,做好节水兴水治水文章,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形成河湖库坝连通、沟渠管网贯通、城乡山川覆盖、旱引汛蓄涝排、灌排通畅可控的现代水网体系”,这是新时期全区的治水大政,为推进水利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自治区“两会”作出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好母亲河长治久安”“启动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了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施工图”。

2020年,水利部门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保障水安全、黄河大保护大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持续实施“三大战略”,守好“三条生命线”和走好“一条新路子”,以黄河大保护大治理为核心,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为统揽,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不断加大“六大水利”建设力度,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水和谐的治水兴区新路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以黄河保护治理为核心,加快构建以人水和谐的自然水系、保障供水安全的人工水网、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防御体系、涵养水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水网体系。2020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区河湖“四乱”问题存量清零,重点支流、入黄排水沟、湖库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重点水功能区、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国家考核要求。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73.3%以上争取水利投资60亿元以上。贫困县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6%。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73.27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万元GDP用水量比下降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1200平方公里。

   (一)坚持项目带动,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着力构建现代供水水网体系

抢抓中央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历史机遇,立足保障自治区发展水安全长远目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构建统筹城乡、覆盖山川、调济南北、丰枯补给的现代供水水网体系。

   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水网络建设。以骨干供水工程为重点,争取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取得突破,全力配合推进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和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西线二期和东线供水、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三大工程。全面启动“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落实自治区主导责任、县级主要责任和水务企业主体责任“三个责任”,坚持全区统一规划,以县为城乡供水基本单元,推动区域供水单元最大化,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和水质提标工程、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推进全区城乡供水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加大贫困地区水利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着力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条件巩固提升55万人饮水安全水平,全区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达91%,助力西吉县脱贫摘帽,6月底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抓好工业城市供水,确保宁东等工业基地和固原等城市供水安全。

   全力推动农业生态供水网络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完成青铜峡沙坡头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争取列入国家现代化灌区建设名录,推进银川都市圈中线河东新型灌区改造和固原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惠农渠节水改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供水提升、引扬黄灌区李沿子调蓄水库等工程完成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何家沟水库建设,同心预旺、海原兴仁等中型灌区改造任务。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实现“河湖库坝连通、沟渠管网贯通、城乡山川覆盖、旱引汛蓄涝排、灌排通畅可控”,不断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推进引黄灌区向生态型、集约型、高效型转变。

   ()坚持重在保护,加快推进水生态建设,着力建设人水和谐幸福黄河

落实“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精心呵护母亲河,加快建成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快构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格局。力争自治区出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完善防洪防凌工程体系,整治风险河段,提升河道行洪防洪能力,保持河势稳定、维护岸线安全。加黄河宁夏段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推进河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入黄沟口水环境提升治理工程、滨水生态景观工程和河道综合景观建设管理,将黄河宁夏段打造成“安全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景观文化相融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黄河。完善跨省河流水污染治理协作联动长效机制。实施最严格黄河岸线保护制度,重典治乱、依法治乱,消除安全隐患,恢复黄河流态自然。紧紧抓住黄河水沙关系这个“牛鼻子”,做好调沙用沙文章,积极配合国家水沙调控体系和机制建设,实行水利工程调节、生态保护修复、泥沙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措施,持续减少入黄泥沙,切实为下游“悬河”减压减负,维护黄河生命健康。

   着力推动河湖长制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出台关于推进河湖长制全面见效的意见,完善河湖管理“1+6”制度体系,抓好《自治区河湖管理保护条例》贯彻落实,督促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聚焦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达标,加强重点入黄排水沟综合整治,稳定消除国考断面劣Ⅴ类水体。紧盯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农村排水三大污染源治理,保障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不反弹。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实现所有工业企业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集中全处理。进一步健全“1+N”监督制度体系,大规模开展暗访督查和集中整治行动,推动河湖强监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完成河湖“四乱”问题存量清零严控增量全面完成河湖划界任务,加快推进成果上图。编制规下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和有采砂条件的河流采砂规划,推动砂石资源科学有序利用。继续实施典农河、沙湖等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推进清水河、苦水河综合治理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完成渝河国家级示范河湖建设,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推动水利风景区提质增效,打造一批美丽河湖。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站在保护黄河母亲、构建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持之以恒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落实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要求,坚持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荒、治沙“六结合”,大力推进以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广彭阳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隆德渝河治理经验,推进旱作梯田和淤地坝改造提标,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着力遏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大力加强国策宣传,强化公民水土保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建、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

   ()坚持节水优先加快转变发展用水方式,着力保障全区水供给安全

坚持把节水作为革命性战略性方向性的措施常抓不懈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强化源头严控、过程严管、结果严评,构建全程全面全民节水新格局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强化自愿自觉自律的主体节水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宁夏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倡导节水护水人人有责,培育节水道德观念,培养节水行为习惯,开展全民节水行动,丰富载体和手段,推进节水教育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推行节约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生产模式,汇聚全社会节水合力。建立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节水定额标准体系,确立节水评价标准尺度。全面开展涉水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强化标准约束性作用,突出节水优先地位,从严叫停节水评价不通过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从源头上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节水监督管理体系。严格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构建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节水监管平台,建立区、市、县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从严核定用水计划,重点加强用水大户、特殊行业用水户节约用水监管,探索工业园区和重点用水企业水务经理管理制度,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严格节水效能目标考核,推行用水节奖超罚,采取价格杠杆、水资源税改革、政策调控等综合措施,突出政策制度推动和市场机制撬动两手抓,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有效提升节水监管能力

   建设整体有效合理的节水工程技术体系。突出农业节水增效重点,以灌区现代化建设为关键,大力推广盐池县“高效节水”模式,协同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实施灌区节水技术改造,鼓励农业节水向工业、城镇用水转移,发挥农业节水整体效应。加大工业节水减排力度,加快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推广国家鼓励的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扩大城镇节水普及成果,深入推进公共领域节水,大力开展县域、机关、高校节水达标建设,推广分布式节水治污技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新鲜水消耗强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水环境治理,着力推进美丽宁夏建设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源地保护“三管齐下”,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

加大水环境保护治理。布局河湖库水系连通,开展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确定河湖生态流量,做到还水于河,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河湖水系“景观、休闲、生态功能,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河道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水美乡村建设,将农村建设成为城镇的生态花园。

   突出水环境治理修复。治理污染为重点,加快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河道清淤疏浚、人工湿地建设等治理项目。加大河湖自然水体生物恢复、再造等措施,加快孕育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提高水生生物新陈代谢活力驱使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河湖水体的自净能力。

   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强化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实施管网覆盖区域内地下水自备井限期关停,接近或超过地下水开采总量指标地区实行新增取水许可限批制度。对未经批准擅自取用地下水的,按照3倍税额标准加征水资源税。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取用地下水行为,采取水源置换、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实现超采区地下水位止降回升。严格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城市集中水源地达标建设和安全风险管控。

   ()坚持预防为,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着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生命至上,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不断完善河洪、山洪与城市防洪和全区抗旱布局相互协调的水防灾减灾体系。

   强化以黄河为中心的河洪防御。结合黄河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项目,继续实施清水河、渝河、葫芦河等重点域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黄河及主要支流防洪标准。重点实施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等区防洪工程,提升区域防洪标准;修编贺兰山东麓防洪调度方案,优化工程联合调度,进一步健全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压实水库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优化水库调度方案,建立库坝联合调度机制着力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实施庙台、石头崾岘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确保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最大程度降低水旱灾害损失。

   强化以易旱区为重点防御立足抗大旱防水荒增强防范重大风险意识。摸清全区水源地、引蓄水工程供水能力及供水覆盖范围等底数,编制水工程抗旱调度方案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抗旱调度一张图抗旱工作手册加快抗旱水源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全面完成投入运行。建立中南部易旱区水量调度体系,优化区域水量配置,实现区域抗旱水源联调联配,有效提高抗旱保障能力。

   (六)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智慧水利建设,着力提升数字治水服务发展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完善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治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推动治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提升水治理科学化水平。

   协同提升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深入推进“研究院+试验区+产业园”三位一体数字治水构建完善治水科学研究为先导标准化为中心和信息化为载体的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联合体方式开展水利科技创新,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汇聚治水政用产学研等要素,形成一批推动现代水利加速发展的科研成果。加强水治理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地方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抓好标准监督实施,促进治水技术进步,以水利标准化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水利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模式依托治水工程12个水利科技平台激发全区水利系统技术人员自主创新、人人创新的生机活力,为水利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聚力推进数字治水多场景应用取得实效落实《宁夏水联网数字治水总体实施方案》,按照全要素、全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治水路径,加快构建完善、可靠、高效的水联网体系,加大各业务应用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形成水资源科学管理、水生态良性发展、水环境清洁优美、水灾害安全可控、水服务优质高效的数字治水新形态。实施水利云中心水慧通平台和信息网提升工程,有力承载各项业务系统协同应用。加快水资源大调度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加快水数据中心建设,实施引水、供水、用水及河湖、洪水动态监管和智能调度。加快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水土保持遥监管全覆盖。完善山洪预警预报系统,提升洪水防御能力。推进“互联网+工程管理”,建设电子招投标监督平台,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和审计监督,完善水利资金全过程监管平台,推进预算资金全面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加大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应用,完善小型水库雨情监测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开展“水利网信安全年”活动,逐级压实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等保,确保网络安全。2020年数字治水指数达到全国数字经济指数平均水平。

   (七)坚持建管并重,加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着力提升沿黄生态经济区支撑保障能力

全面加大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力度,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综合施策”原则,加快探索“投建管服”一体化新模式以灌区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延伸扩面整体推进试点建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引黄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实施意见,完成“十四五”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重点中型灌区提升改造前期工作,实施西干渠、惠农渠等灌域现代化改造。深化利通区、贺兰县改革试点,出台技术标准,建立技术体系,打造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宁夏经验,延伸扩面至平罗、盐池8个县区。加快配套测控一体化设施,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力争40%的直开口实现联调联控、精准计量。自流灌区继续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和集约化种植区域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加强设施农业、供港蔬菜产业取水监测,倒逼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对农业灌排机电井和小型泵站的提标改造,完善计量设施配套,降低能源单耗。

   统筹调配全力保障灌溉服务。争取黄委会支持保障关键期引水流量,全年计划引黄河水量63.9亿立方米。统筹各业用水需求,综合工程、调度、调蓄等措施,科学调配水量,实行灌溉用水情况通报制度,加强供水管理服务,及时处理灌排矛盾,提升灌溉服务,全面保障1000万亩农田灌溉。最大限度发挥扬水工程更新改造作用,千方百计向贫困地区增加供水,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冬灌用水生态贡献率研究,为科学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供依据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四个方面推进灌区及泵站标准化建设年底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按期完成厅属水管单位和市县国有水利工程划界,改进骨干工程维修养护、涉外工程管理。改善各大干渠渠首测流设施条件,规范供水用水计量管理。实现骨干渠道末级渠系全面监管,严格落实灌溉工程三级风险防控责任,加强水质动态监控,持续排查消除风险点,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农田供水安全。采取提前开灌、错峰补灌等措施落实湖泊湿地生态补水,有力维护生态绿洲生命健康。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着力推动专项监督向常态监管转变

   聚焦水资源、水工程、安全生产、水旱灾害、水库等重点,突出标本兼治、点面结合、规范常态,抓难点、强弱项、带全面,推动治水各项决策部署和管水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加强水资源监管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明确区域、行业用水总量和效率及灌区地下水管控红线,作为谋划城市布局、土地开发、人口聚集、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指导线,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全面落实黄河和重要支流水量分配方案,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推进山区水库联调联用,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实行非常规水配额制,实现多水源、多工程联合配置,加快形成“总量可控、高效利用、供水安全、调度灵活”的水资源管理格局。深入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超用水地区实施水量削减措施,实行项目和用水双限批,切实管住用水,遏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快推进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改革,优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审批流程,严控无证取水和超计划用水。实施全口径用水调度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实现重点河湖、规模以上地表取水口和地下水取水全覆盖,解决水资源管控指标不清、取用水管理不严、取用水数据不实等突出问题。抓好生态水量管控,提高生态水量保障水平。

   加强工程监管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强化水利建设市场信用管理,严查出借资质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程序合规、进度可控、质量可靠、资金安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和震慑力。全力推进重点及面上工程竣工验收,保障工程效益发挥。全面开展造价体系修订工作,形成适应水治理现代化的定额标准。修订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强化督查,摸清底数,掌握状况,采取“信息化+改革”双轮驱动,推进工程运行管理达标建设,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层层压实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等8项专项行动,突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要时段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开展水利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抓好水利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监管落实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和应急机制逐级压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以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为核心,加强水工程调度监管,严格执行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确保水工程调度运用科学规范。抓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加快贺兰山东麓等重点区域和中南部地区水库等重点工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强化已建系统维护,提升预测预报时效性和精准度。强化部门会商研判,建立区、市、县三级信息共享机制。加大水旱灾害防御检查力度,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隐患,修复各类水毁工程。系统分析历史大洪水、特大干旱和山洪灾害特点,深入研究特大洪水致灾风险,提出现状防御体系下的应对措施。

   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监管。全面落实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确保水库监管有名有实。实施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三年行动和水库大坝水闸安全鉴定,开展失效水库降等报废。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出台《中小型水库维修养护标准》。完善水库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县级“互联网+水库”巡检系统,推动水库标准化管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督查检查实现全覆盖,坚决跟踪整改问题,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坚持完善制度,加强现代治水机制建设,着力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治水制度,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时期水资源、水工程、水土保持、节约用水等治水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制度治水”“制度管水”。

   全面推进治水制度建设。推进水法治制度体系建设,编制《宁夏高质量发展及水安全保障规划》《宁夏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宁夏国土空间规划水利专项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启动修订涉水配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开展立法前期工作,出台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梳理水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建立水行政执法与水利行业强监管有效衔接机制,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健全水资源统一调配机制,出台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管理办法,建立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和评价机制,建立生活器具、工业产品水耗等准入制度,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完善河湖管理各项制度,为维护河湖生命健康、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力争出台自治区全面推行数字治水的意见,着力建立多元共治的开放治水机制,拓展水治理新空间、探索水治理新形态。

   全面深化水利综合改革。紧紧抓住农业水价改革“牛鼻子”,加快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水权收储、交易机制和合理的水价机制。推进重点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测算,完成各市(区)末级渠系农业水价方案批复。推进引黄灌区末级渠系水价调整,有条件的地区要实行新水价。开展农业用水管理整治行动,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开展灌溉面积详查,完成干渠直开口到支、斗渠和乡村、协会的灌溉面积复核工作,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逐步统一配水和水费结算口径,规范基层用水和水费收缴管理。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有效撬动市场投入,进一步扩大多元化投资成效,力争水利投入再上新台阶。持续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推动从单纯管理水量向管理水权转变,从单一管理骨干工程向供水、用水全过程管理服务转变。实施水管单位编制备案管理、经费包干使用,激活内部分配机制,加快推进管办分开、管养分离,鼓励开展延伸服务、所段合并、减员分流。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和经费,规范乡村用水管理组织,持续推进“灌溉服务公司”“水协会”等专业化管理模式,促进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

   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保证现代水利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推动现代水利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水利现代化全过程,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

   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做到实干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转文风、转会风、转作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工作一线培养锤炼干部。大兴实干之风、争先之风,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上出新招、谋良策、求突破,努力把现代治水“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尽锐出战、善作善成以奋斗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做到风清气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全心全意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行业重点工作监管。抓好水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各类腐败问题。

   加强水文化建设,讲好“宁夏黄河故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深化水利志愿服务和节水公益宣传活动,做大做强水利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编纂宁夏黄河志,出版宁夏清代水利奏章选集和题本选集,协同自治区文化厅、银川市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公园,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蕴含的时代价值,有效发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名片”作用。

  

   同志们,新的一年形势向好,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新的一年使命光荣,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坚决贯彻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做好新时代节水治水兴水文章,为实现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