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处: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发布日期:2022-02-15 02:25信息来源:自治区水利厅


2021年,我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积极践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深化用水权改革,强化取用水监管,推进水生态保护和突出问题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一、新阶段水资源管理蹄疾步稳

(一)“四水四定”则,用水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率先出台用水权改革实施意见“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刚性约束“硬指标”基本建立印发用水权确权指导意见、价格基准等6项配套制度,核准确权灌溉面积870万亩,摸排无证取水企业6600余家,发放水权证485本,征收用水权有偿使用费4000余万元,交易85笔3309万立方米,用水权抵押贷款360万元确权交易监管平台上线运行,水权改革点面结合成效初显

(二)多措并举,取用水管理日趋规范。办结取水许可审批1323项核减闲置指标5400万立方米,约谈问责用水管理单位和企业34家,行政处罚50余家,取用水工程专项整治整改率达到78%,环保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有序推进,遏制了长期以来无证取水、超许可取水痼疾水资源承载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双限批”有力落实,超载区域治理稳步推进。全区取水总量68.09亿立方米,控制在国家分配指标内。

(三)统筹治理,水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管“三山”自备井关停行动有效推,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得到落实,新一轮超采区划定全面启动,封停自备井872眼严格生态流量管控,生态补水有效保障清水河、苦水河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100%

水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资源总量不足、刚性约束不够、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等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中央环保督察曝光和警示片披露的涉水问题,主要集中违反“四水四定”、违规取用水等方面。这些问题虽属历史遗留,但关键还是各级水利部门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亟需进一步履职尽责,着力依法规范

二、2022年工作思路及意见

全方位贯“四水四定”原则,加快建立刚性约束制度,深化用水权改革,提升取用水监管能力,推进水生态保护治理,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全面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强化刚性约束。自治区将制定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修订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各地严守水资源利用红线,制定本区域用水权管控指标落实方案,细化实化年度取用水计划,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压减水稻规模,严控新增灌溉面积,严禁扩大人工景观水面随意补水缺水地区大规模种树营造景观林各地要严格论证和许可管理着力推动相关行业规划、重大产业布局、开发区建设等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从规划源头促进产业结构、布局、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严把建设项目、施工降水等水资源论证审查和取水许可审批关,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用水权证发放。健全水资源监测预警机制,水资源超载县区要切实推进超载治理,严控取水总量,实行取水许可限批。

(二)聚焦问题整改各市要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曝光、环保警示片披露以及举一反三水资源问题整改,履行主体责任,完善问题台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细化节点,坚决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以平罗精细化工基地涉水问题整改为切口,全面规范园区取水手续,已建园区未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年底前完成论证审查,同步开展水资源论证区域评和取水许可承诺告知制,严控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取水审批,对不符合取水相关要求的限期整改。沿黄取水口及灌溉机井违规取水、计量不到位等为重点依法依规按期完成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水利厅将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回头看”等形式督查整改落实情况

(三)加大保护治理。贯彻《地下水管理条例》,出台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严格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控制,对水位持续下降、取水量超过限值的区域,必须采取措施严控。加快“三山”地区取水井关停,推进备用水源地建设,保障地下水生态健康相关市县要落实好清水河、苦水河、沙湖等生态保障实施方案,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四)完善监测体系加快取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重点河湖生态水量、地下水、重点饮用水源地、退水沟县界断面监测;各地要安装计量设施、以电折水等方式提升农用灌溉机井计量监测率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及沿黄取水口在线监测计量实现全覆盖。依法落实用水统计制度,压实用水统计责任,完善统计名录,做到应统计尽统计。

(五)深化水权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但市县间改革进展不平衡,尚未全面落地见效。各地要加快改革进程,巩固改革成效,做到既要蹄疾又要步稳,全面推进用水权确权、有偿使用费征收、计量设施建设等工作落实落地着力培育用水权交易市场,推进各种类型交易,盘活水资源存量,以改革破难题、促规范、提水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