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精神文明 > 文学文化

西干渠的前世今生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4-01-30 阅读量:

西干渠的前世今生


  

巍巍贺兰山下,一渠清水正潺潺而流,南起青铜峡,北至平罗县,它像一条充满活力的血管,将黄河水注入贺兰山下的土地,滋养着这方蕴藏千年历史文化的土壤,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亿万生灵,它就是西干渠。而时光回溯,在如今西干渠渠道旁,唤作“昊王”与“靖虏”的两条古渠显映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书写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水都是滋养生命的源泉。在宁夏这片土地上,没有先天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一代代水利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双手筑就一个个水利工程,打通一条条渠道,引黄灌区应运而生,将荒原戈壁变成了塞上江南,而西干渠与它的前身,也是这项举世瞩目水利工程的一部分。

公元1038年,为解决贺兰山东麓沿山荒地的灌溉,西夏开国之君李元昊在位时亲自主持修建昊王渠,沿山挖渠长达三百余里,起自青铜峡市峡口乡,经银川市进入平罗境内,沿贺兰山东麓逶迤向北,最终汇入古西河。自昊王渠建成之后,渠道两岸的兴庆府、灵州一带,成为了西夏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但是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与贺兰山山洪等自然灾害的侵蚀下昊王渠逐渐残破,半掩在了黄沙之下。

在公元  1500年,望着被掩埋的昊王渠遗迹,宁夏巡抚王珣提出了绝虏寇,兴水利的愿景,对昊王渠进行修复,并更名为“靖虏渠”。在开工之前他写下“今日劳民非我愿,他日乐土为谁开”的诗句,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开工之后却发现“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竣”在财耗力困之后还是不能成,仍旧是一座废渠。此后,贺兰山下又陷入了长久的荒凉。

直到公元195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自治区政府目睹了贺兰山下荒凉而又贫瘠的土地,这里几乎寸草不生,放眼望去就是成片的戈壁滩与芨芨草滩,大风吹的连人的眼睛都睁不开。当时河西最高的渠系是唐徕渠,但是能够灌溉的面积却是有限,加上银川东低西高的地势特征使得唐徕渠以西的大片区域都是荒地。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使得贺兰山下也可以变成良田沃土。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决定开工建设西干渠。1959年11月1日,永宁县宁化桥召开了西干渠开工誓师大会。贺兰山上的山石还是如百年前坚硬,戈壁滩上的黄沙还是如百年前深不可测。但是这拦不住激情昂扬的宁夏人民,5万建设者发出“凿渠引进黄河水,定叫荒滩变良田”的铮铮誓言,唱响“贺兰山下摆战场,降龙伏虎志气扬,脚踢山沙速让路,手牵黄河灌农庄”的《西干渠水利远征军战歌》,肩挑背扛,土法上马。五六十年代的建渠元老,硬是靠着一锤一钎一锹一双手,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让潺潺黄河水沿着西干渠流向贺兰山间的每一寸土地。1960年5月10日西干渠一期工程建成通水,1960年10月,西干渠二期工程开挖,10万民工参战,于1961年5月竣工,全长112.7公里,横贯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等县区8个国营农场,11个乡镇。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工程声势之大,速度之快,堪称宁夏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建成之后,西干渠成为了银川渠线最高的一条干渠,也因此城市西部大量土地得到了开发,昔日荒芜的土地也缓缓散发出了生机

跨过西干渠的前世今生,我们来到如今的西干渠畔,沿线已经俨然成为绿洲,轻风掠过,一层层麦浪,一片片果园,一阵阵稻花香。在鸟语花香之间,千百年来在此开山凿石的水利人的身影在其中浮现,他们留下的血水与汗水,早已与干渠融为一体,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作者:西干渠管理处  许聿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