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宣传 > 精神文明 > 文学文化

水利美誉耀塞上

来源: 自治区水利厅 作者: 日期: 2023-12-21 阅读量:

水利美誉耀塞上

  

    一、塞北江南

    宁夏引黄灌区被誉为“塞北江南”。唐代诗人韦蟾《送卢藩尚书之灵武》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之句。可见在唐代以前,“塞北江南”就闻名于世。北宋时的《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记载:“据隋《图经》曰:北周宣政二年(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由此得知,“塞北江南”这一称呼出现于隋朝(杨坚于吴明彻及其众迁居灵州的第三年即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迄今已有1400余年。开始是以灵州的习俗礼仪与江南相似而言,后来则逐渐专指宁夏平原优越的灌溉系统造就的自然环境与江南相似。《宋史·夏国传》称:这里是“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明弘治《宁夏新志·序》亦称:“宁夏地方千里……左黄河右贺兰,山川形胜,鱼盐水利,在在有之,人生其间,豪杰挺出、后先相望者济济。诚今昔胜概之地,塞北一小江南也”。清乾隆《宁夏府志》“形势总论”亦称:“宁夏之境、贺兰环于西北,黄河绕于东南,地方五百里,山川险固,土田肥美,沟渠数十处皆引河以资灌溉,岁用丰穰”。清代乾隆年间杨应琚在《浚渠条款》中也写道:“宁夏郡,古之朔方,其地乃不毛之区,缘有黄河环绕于东南,可资其利,昔人相其形势,开渠引流,以灌田亩,遂能变斥卤为沃壤,而民以饶裕,此其所以有塞北江南之称也”。

    二、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由甘肃流入宁夏中卫市,然后沿贺兰山东麓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县受阴山阻挡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马鞍形的大弯。这个特有的“几”字形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型套马索,所以人们就称这一带为“河套”。“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指的就是这里。大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总面积约为25000平方千米,纵贯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宁夏部分被称为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由银(川)吴(忠)平原,(中)卫(中)宁平原组成,以青铜峡水利枢纽为分界。河套又分为前套和后套。前套牧草青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大牧场,后套盛产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所以,古人又说“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由来要从“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驱逐匈奴,河套迁人3万户,并设云中、九原两知郡(位于现在包头市的西方)。汉代大修水利,在朔方郡(位于现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保尔套勒盖灌区)兴建灌溉工程(今遗址尚存)。由于水利设施的兴建,再加上河套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河套地区旱涝保收。此时开始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汉朝时期,汉武帝派遣名将卫青挥师击败匈奴楼烦、白羊二王,再次占领河套地区。唐朝名将李靖率军从河套地区出发,把唐朝国境线向北推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从此后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在河套地区展开拉锯战,河套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缓冲地带。正因为如此,明朝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说:“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明万历三年(1575年),宁夏庆王府长吏孙汝汇在《汉唐二坝记》中写道:“黄河由昆仑、积石人峡口,绕宁夏东西,直流而北。东作渠引流曰:汉渠;汉之西曰:唐徕。自董文用、郭守敬开导授民,其利远矣。迄今渠久浸淤,岁发千夫浚之,木植劳费,不啻万计。昔谓黄河独利于夏,兹困也孰甚?”明代王业曾在《美利渠记》中写道:“……昔夏人凿渠引河水溉田、世享其利。人言黄河独利于夏,职此之由也。”“黄河独利于夏”的共识在明代以前已经形成。明清时期,统治者对有河渠之利的宁夏河套地区更为重视,宁夏引黄灌区也走向高峰。这一时期形成以大清、惠农、昌润、唐徕、汉延等渠组成的河西五大渠。使得宁夏成为中国西北一大粮仓。

    “天下黄河富宁夏”谚语最早出现在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11月至1933年5月,知识女性林鹏侠对陕、甘、宁、青进行考察,其考察记录集《西北行》出版。1933年4月28日,林鹏侠在宁夏考察时写道:“……黄河入宁夏省之青铜峡,占居高临下之势,既入平原,其流遂缓。西汉时,开渠引水,农利大兴,边境绕足,永无旱灾,俗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又‘南京北京都不收,黄河两岸报春秋’之谚语,亦可见其利益矣。”之后,1936年出版的《宁夏水利专刊》一书中再次出现该谚语:“夫宁夏,古朔方也。土地平旷,素为不毛;且大半尽属沙碱,必得河水乃润,必得浊泥乃沃,自资渠流以灌溉,遂变斥卤为膏腴,农业即兴,而民以饶裕,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语也。惟河道变迁,水时消长,安澜蒙泽,泛滥成灾。复因河水入渠,挟泥过重,澄淀极速,民苦发修,矧一岁所浚,不敌一岁所淤,而利害相随,逐为治理至要政焉。”

    三、塞上明珠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位于黄河中游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是西北地区主要的水电基地之一。1960年2月,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实现设计任务规定的灌溉工程的“控制水量,减少泥沙,达到经济用水和减少岁修费用的要求”。1967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土建竣工,以后随着宁夏地区电力负荷的增长,逐年安装机组,到1976年8台机组投产并网发电。

    1974年9月16日,《宁夏日报》头版刊发新华社通讯《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在新华社通讯中首次被誉为“塞上明珠”。主要内容为宁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光辉事迹:“我们伟大祖国的古老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源头奔腾而下,几经迂回,进入西北黄土高原,经兰州折向东北而去,在巍峨的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被青铜峡谷紧紧夹住。在这里,一座混凝土拦河大坝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中,迫使湍急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进入一座座电站,发出强大的电流,泄向一条条渠道,灌溉着良田沃土……宁夏各族劳动人民喜看‘塞上江南'添明珠,沙漠荒滩造银河,纵情欢呼……”1974年9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新华社通讯稿《英雄战黄河塞上添明珠-一记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塞上明珠”。此后,甘肃省高中试用课本·语文第三册将这篇通讯收录其中,进一步提高了“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美誉度。自20世纪 70年代开始,青铜峡水利枢纽所在地的青铜峡市,被人们赋予“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的美誉。

    四、塞上乳管

    唐徕渠是宁夏平原著名的引黄灌溉古渠道,也是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遗产工程的典范,浇灌着吴忠、银川、石嘴山3市9县区的精华地带。1959年9月25日《宁夏日报》发表了咸兆瑞的《“塞上乳管”唐徕渠》专题报道,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灌区人民当家作主,修浚整治唐徕渠,团结治水的辉煌成就,灌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从此,唐徕渠“塞上乳管”的美誉传遍宁夏大地。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习称唐渠,始创年代不详,相传唐代对汉代旧渠大加疏浚、延长,并招徕户民垦种,遂名唐徕渠。据有关专家综合史料推测,唐徕渠开凿于西汉武帝时期。后经东汉、北魏、唐、宋等朝代疏浚而逐渐形成大渠。与历史上汉代的古高渠、北魏的艾山渠、唐代的御史渠有承因关系。唐徕渠名称在宋代史书中已有记载,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多处载有对“唐徕、汉延及诸大渠”的管理和维护。《宋史·外国二·夏国传》卷四八六记载“其(西夏)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州治今张掖)凉(州治今武威)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兴(州治在今银川)灵(州治在今灵武境)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岁无早涝之虞。《金史·外国上·夏国第十三章下》卷一三四记载”兴州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1927年修成的(朔方道志·水利志)中首次将“唐来渠”改为“唐徕渠”。

    唐徕渠修浚记载始于元代,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河渠提举郭守敬”行视西夏河果”。“因旧谋新,更立闸堰”,修浚复通唐徕渠等12条干渠。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宁夏佥事汪文辉”易木为石”建唐徕渠石正闸、退水闸等控水石闸堰,刻画水则,此为宁夏引黄灌区建石闸之始。清代多次修浚,雍正九年(1731年)侍郎通智重修,延长引水湃、造滚水石坝,增设退水闸,在正闸、西门桥柱刻画水则兼查淤澄,埋设底石以使后浚者有所遵循。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派崔桐选来宁整顿水利,彻底疏浚了唐徕、汉延等渠,使淤淀多年的渠道输水畅通。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宁夏省水利专刊》记载“唐徕渠全长211公里又829公尺.正闸引水量65立方米/秒,共有大小支渠551道,灌溉农田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对旧渠弊端,改历史上以渠设局为以县分段管理,水费征工全灌区统收统支。1970年开始以渠系设处管理,灌区水权集中,统一调度。先后采取干渠栽弯取顺,疏渠槽,改造闸桥,衬砌险工段,开挖整治排水沟道等措施大规模整治旧渠。1952年后在唐徕渠满达桥开口建设第二农场渠,提水灌溉和干渠梢段的延伸,扩大了北部下游地区的灌溉面积。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截留后,唐徕渠正闸以上形成河西总干渠,各干渠引水口由多首变为一首制引水,提高了渠道供水保障率,彻底省除了灌区人民世代浩繁的岁修工料。唐徕渠自1951年至1982年实施了四期63处大规模“弃旧更新、另筑新堤"的渠道裁弯取顺工程,新建改造重要建筑物82座,干渠流程短46公里,灌区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 46.8万亩扩大到114万亩。唐徕渠在河西总干渠大坝营唐正闸引水,唐干渠长154.6公里,第二农场渠长83公里,大新、良田等支干渠长76.4公里,正闸最大引水流量160立方米/秒,1985年引水14.0亿立方米,灌区粮食产量达20.6万吨,是1949年的3.6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灌区持续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加快渠道工程改扩建和建筑物除险改造,灌区节水与续建配套改造、现代化生态灌区改造实施,工程配套标准逐步提高,灌排体系日趋完善、工程调控能力和安全状况有效提升,灌区作物种植结构逐年调整,节水型灌区建设持续推进,千年古渠生机盎然。从1985年至2021年,唐徕渠除险改造重要水工建筑物127座,渠道砌护率达到71%。唐徕渠现状干渠全长314公里,进口闸设计流量127立方米/秒,所辖建筑物 868座,其中供水直开口512座,年行水期185天左右,年均引水量近 10亿立方米。2021年灌区遥感调查农业种植面积102万亩,生态湖泊湿地20万亩。唐徕渠像一条巨龙,黄波滚滚自青铜峡由南向北蜿蜒流淌至石嘴山,横贯宁夏平原广袤的沃土良田、穿过一片片美丽的村庄、穿过一座座靓丽的城市,五百多条支渠像流动的血脉将黄河水源源不断地输入田间地头和湖泊湿地。

    唐徕渠千年流淌,润泽古今,在一代代水利人的辛勤守护下,渠水所到之处“东西处处人栽树,远近家家水灌田”“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百井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塞北江南风光无限。千年古渠流过凤城银川,造就了“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何处春风淑景饶,依依杨柳荫西桥”的宁夏胜景。唐徕渠流润宁夏川,灌区旱涝无虞,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塞上乳管”唐徕渠,不负美誉。

    五、唐渠流玉

    “天下黄河富一方,唐渠自古水流长”。唐徕渠是宁夏平原最大的引黄干渠,始凿不详,复浚于唐,自元代郭守敬修浚复通,经历代开发整治,兴盛于今。唐徕渠从黄河青铜峡河西总干渠引水,宛如一条流动的玉带,浸润着千年历史风韵,镶嵌在宁夏大地,穿越乡村,怀抱城市,一路北流穿越银川平原,蜿蜒314公里,让黄河水注入宁夏腹地,浇灌着吴忠、银川、石嘴山3市9县区的精华地带120万亩农田,充盈20万亩湖泊湿地,赋予沿岸一片绿色和无限生机。

    “一渠流水千家分,玉带如身润万民”。唐徕渠生生不息,千年流淌,润泽古今,承担着全区五分之一的自流灌溉和75%的生态补水任务,保障了灌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支持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灌区阡陌纵横,草木葱茏,稻香鱼美、鸟语花香,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沿途百姓因水而居,因水而兴,依恋唐徕渠这条流淌的“生命水脉”,万物共生,欣欣向荣。“渠道汉唐依旧是,山川形胜总生成。”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逐渐深入,天蓝、地绿、水美、山青,唐徕渠将继续汲取着黄河的营养与精华,持续书写“生命的脉动”,让黄河流域生态展现最美的容颜,是担当,更是使命。“塞北江南”川辉原润,风光无限,唐渠流玉,名不虚传。

    六、一闸越千年

    “闸分天上水,工自古人奇”。修筑闸坝引黄灌溉,在宁夏悠久的引黄灌溉历史进程中由来已久,闸坝控水技术的应用是引黄灌溉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唐正闸的闸和坝配套布设是闸坝控水技术的应用典范,千年流淌、润泽古今的唐徕渠,见证了闸坝控水的演化历史。引黄闸坝控水在历代史书中都有记载,《朔方道志》水利志下·渠工则例记载:“在渠上先有滚水坝(今名跳水坝)……以消其势。过此有退水闸,或二或三,水小则闭之,使尽入渠,水大则酌量启之,使泄入河。又过此为正闸,则渠之咽喉也”。闸坝控水技术在引黄灌溉工程中的应用是“塞北江南”的丰饶与日俱增。

    唐徕渠修浚记载始于元代,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河渠提举郭守敬,对西夏末年历经战乱废坏淤浅的唐徕渠加以整修疏浚,因旧谋新,更立木制控水闸堰,元代在水利工程闸坝控水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

    明代大办屯垦,大兴水利。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四月,宁夏卫指挥使宁正“展筑唐坝关堡”,并将拦水坝由木料改为石料,周围砌上土墙进行保护,从而保障干渠的安全。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宁夏佥事汪文辉主持,易木为石、修筑石闸,全部以大条石垒筑,在黄河引水口下20里之唐坝堡(今大坝营)修建石正闸一座,退水闸2座,同时设立水尺。直到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在唐、汉二渠的进水口处建成12座石闸,附近的渠坝也全部用石块包砌。从此,唐、汉二坝“安如磐石,岁省诸费”,石闸堰控水技术广泛应用。

    清初,奖励开垦,兴修水利。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水利同知王全臣由观音堂起逆流而上至石灰窑,筑450余丈之堆石迎水一道,劈黄河五分之一以为引水口。雍正九年(1731年),侍郎通智由唐徕渠口至梢,挖淤培,延长迎水三里零十丈,并于大坝堡正闸以上约五里处,建造滚水坝三十丈,增建3墩4孔退水闸一座以泄余水。工峻后,又于唐正闸梭墩尾及西门桥柱刻画分数,测量水位、兼察淤澄。并于西门桥、大渡口等处渠底布埋”准底石”12块,使后来清淤疏浚有标准可循。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甘肃省主席刘郁芬委派水利专员崔桐选到宁夏全权负责整顿水利,唐徕渠得到全面修浚,渠水得以畅流到梢段。《宁夏省水利专刊》各渠考述·唐徕渠中记载,由于“宁夏各大桥闸,俱有条石、胶泥、石灰。条石每块以六立方尺之体积,以离山甚近之本渠,亦需四元之多。石灰粘力薄弱,年年补休,所费实大”。当时的闸坝普遍"用碎石桩柴镶砌”,还鲜见水泥的踪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引黄灌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952年春,扩建唐正闸,对原进水闸及退水闸翻修加固,闸墩改用水泥砂浆砌筑石料,将原闸4孔扩为6孔,废除原插杆闸门为木闸门,并用手摇板牙式6台5吨启闭机。1976年改建唐正闸,将原6孔改建为10孔,其中唐徕渠8孔,大清渠2孔。原木闸门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闸门,手摇板牙式启闭机改为电动手摇两用式卷扬式启闭机。2006年4月,第二农场渠西湖斗更换为拱形平面铸铁闸门,标志着唐徕渠木制闸门历史的结束。2012年,唐正闸实施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改造,外观设计采用汉唐风格,保留闸墩、交通桥、上下游翼墙、上游护坡,更换复合钢闸门,更新卷扬式启闭机,实现闸门远程自动控制,唐正闸一越千年,面貌焕然一新。

    “唐正闸门提日月,乾坤一指庆丰年”。随着现代水利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在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古老的闸坝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闸坝控水技术的灌溉文明也深深融进黄河文化中。一闸越千年,唐正闸正为当今和未来讲述沧桑巨变。(唐徕渠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