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
水资源公报
Ningxia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0
(总第二十五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二○一一年六月
《宁夏水资源公报》编辑组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编制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批 准:吴洪相
审 定:郭 浩 薛塞光
主 审:苏立宁 周伟华
审 核:王景山 魏礼宁 马如国
校 核:包淑萍 张学文 李占生 王 宁 杨林平
报告编制:李淑霞 陈 丹 陈玉春 张学英 王 磊
主要完成人员
地表水及开发利用:李淑霞
地 下 水:陈玉春 张学英
水 质:王 磊
参 加 人 员:司建宁 鲁晓清 王 东 李海霞
于慧黎 许萌芽 刘国应 田志贵
安宏英 苏新礼 曹学明
前 言
《宁夏水资源公 报》(以下简称《公报》)是反映我区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发布上一年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水环境质量、水旱灾害和重要水事等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 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唤起人们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意识,共筑人水和 谐发展。
2010年《公报》依据《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 在整理分析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县(区)取用水现状调查统计,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以行政和流域两种分区,对水资源各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公 报》主要内容包括降水、天然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黄河灌区引排水量、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质量、水旱灾害、重要水事及相关的图、表 等。在公报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主要提供资料的单位有: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灌溉管理局、自治区节约用水办公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办公室、渠首管理处、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各市县水务局,宁夏城镇供水协会等。
《公报》的编制是一项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工作,望社会各界继续给予支持,并恳请提出宝贵意见,使其编制质量不断提高,编制内容日臻完善。
目 录
前 言
综 述
综 述
2010年全区降水总量为151.789亿m3,折合降水深293mm,较上年增加25%,较多年平均增加2%。
2010年当地地表水资源量6.983亿m3,比上年增加16%,较多年平均偏少26%;地下水资源量22.765亿m3,水资源总量9.322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0.426亿m3。
2010年全区总取水量72.370亿m3,比上年72.234亿m3增加了0.136亿m3。 2010年全区总耗水量35.786亿m3,比上年38.639亿m3减少2.853亿m3,耗水量减少主要是因为引黄灌区的农业耗水量减少。
2010年全区人均取水量1148m3,万元GDP(当年价)取水量440m3,农业灌溉亩均取水量868m3,工业万元增加值(当年价)取水量64m3。
2010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实测入境水量为296.047亿m3,实测出境水量为262.50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3.547亿m3。灌区引扬黄河水量64.599亿m3,灌区排水量33.189亿m3,引排差31.410亿m3,比上年34.836亿m3减少3.426亿m3。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
2010年全区降水总量151.789亿m3,折合降水深293mm,较多年平均增加2%,较上年增加25%,属于平水年。
与多年平均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苦水河、泾河、红柳沟和盐池内流区增加,增幅为7%~14%,黄右区间持平,其它各河、流域减少,减幅为3%~12%。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银川市、固原市接近多年平均,吴忠市增加,增幅12%,石嘴山市和石嘴山市减小,减幅为4%~6%。
与2009年比:流域分区除引黄灌区减少2%外,其它流域均增加,增幅为4%~45%。各行政分区除银川市、石嘴山市减小3%~7%外,其它各市均增加,增幅为24%~43%,见表1、表2。
2010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固原市最大为496mm,吴忠市次之为277mm。各流域分布情况:泾河最大为546mm,葫芦河、祖厉河次之为443mm、350mm,引黄灌区最小为171mm。
六盘山、南华山、罗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降水量分别在700mm、400mm、300mm、200mm以上。六盘山、南华山、罗山降水量较2009年增加,贺兰山降水量与去年持平。
表1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降水量
流 域 |
计算面积 |
降 水 量 |
|||
当 年 |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均 |
|||
分 区 |
(km2) |
(亿m3) |
(mm) |
(%) |
比较(%) |
引黄灌区 |
6573 |
11.244 |
171 |
-2 |
-5 |
祖 厉 河 |
597 |
2.090 |
350 |
23 |
-12 |
清 水 河 |
13511 |
43.556 |
322 |
41 |
-4 |
红 柳 沟 |
1064 |
3.095 |
291 |
33 |
13 |
苦 水 河 |
4942 |
13.195 |
267 |
14 |
7 |
黄右区间 |
6067 |
12.032 |
198 |
7 |
0 |
黄左区间 |
5778 |
10.279 |
178 |
4 |
-9 |
葫 芦 河 |
3281 |
14.550 |
443 |
43 |
-3 |
泾 河 |
4955 |
27.036 |
546 |
45 |
10 |
盐池内流区 |
5032 |
14.712 |
292 |
7 |
14 |
宁夏全区 |
51800 |
151.789 |
293 |
25 |
2 |
注: 甘塘内陆包括在黄左区间。
表2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降水量
行 政 |
计算面积 |
降 水 量 |
|||
当 年 |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 |
|||
分 区 |
(km2) |
(亿m3) |
(mm) |
(%) |
均比较(%) |
银 川 市 |
7542 |
14.775 |
196 |
-3 |
0 |
石嘴山市 |
4092 |
7.308 |
179 |
-7 |
-6 |
吴 忠 市 |
15999 |
44.373 |
277 |
24 |
12 |
固 原 市 |
10583 |
52.534 |
496 |
43 |
-1 |
中 卫 市 |
13584 |
32.799 |
241 |
26 |
-4 |
宁夏全区 |
51800 |
151.789 |
293 |
25 |
2 |
2010年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降水量(mm)
2010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降水量(mm)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区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6.983亿m3,折合径流深13.5mm,比上年增加16%,比多年平均偏小26%。
与多年平均比:各流域分区径流量红柳沟、盐池内流区增加,增幅为49%和1%,其它各流域均减少,减幅为4%~50%。各行政分区径流量均减小,减幅为4%~33%。
与2009年比:流域分区引黄灌区、盐池内流区、苦水河和黄左区间减少,减幅为2%~44%,其它各流域均增加,增幅为8%~102%。各行政分区银川市、石嘴山市较去年偏小,吴忠市和固原市较去年偏多,中卫市持平。见表3、表4。
表3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流 域 |
计算面积 |
当地天然年径流量 |
|||
径流量 |
径流深 |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均 |
||
分 区 |
(km2) |
(亿m3) |
(mm) |
(%) |
比较(%) |
引黄灌区 |
6573 |
1.425 |
21.7 |
-2 |
-4 |
祖 厉 河 |
597 |
0.075 |
12.6 |
67 |
-23 |
清 水 河 |
13511 |
1.158 |
8.6 |
20 |
-39 |
红 柳 沟 |
1064 |
0.097 |
9.1 |
102 |
49 |
苦 水 河 |
4942 |
0.109 |
2.2 |
-19 |
-25 |
黄右区间 |
6067 |
0.141 |
2.3 |
8 |
-12 |
黄左区间 |
5778 |
0.346 |
6.0 |
-44 |
-49 |
葫 芦 河 |
3281 |
0.765 |
23.3 |
18 |
-50 |
泾 河 |
4955 |
2.696 |
54.4 |
50 |
-17 |
盐池内流区 |
5032 |
0.171 |
3.4 |
-3 |
1 |
宁夏全区 |
51800 |
6.983 |
13.5 |
16 |
-26 |
表4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行 政 |
计算面积 |
当地天然年径流量 |
|||
径流量 |
径流深 |
与上年比较 |
与多年平均 |
||
分 区 |
(km2) |
(亿m3) |
(mm) |
(%) |
比较(%) |
银 川 市 |
7542 |
0.788 |
10.4 |
-3 |
-12 |
石嘴山市 |
4092 |
0.577 |
14.1 |
-34 |
-30 |
吴 忠 市 |
15999 |
0.920 |
5.8 |
7 |
-4 |
固 原 市 |
10583 |
3.871 |
36.6 |
46 |
-33 |
中 卫 市 |
13584 |
0.827 |
6.1 |
0 |
-19 |
宁夏全区 |
51800 |
6.983 |
13.5 |
16 |
-26 |
2010年流域分区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径流量(亿m3)
2010年行政分区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径流量(亿m3)
2010年全区径流深地区分布情况:固原市径流深最大为36.6mm,石嘴山市次之为14.1mm,固原市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1.8%,而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区的55%。各流域分布情况:泾河最大为54.4mm,葫芦河、引黄灌区次之为23.3mm、21.7mm,苦水河最小为2.2mm。
2010年全区径流深分布极不均匀,年径流深变化在2~269mm之间,分布趋势与降水量基本相对应。高值区主要有两个,贺兰山高值区径流深在20mm以上,六盘山高值区径流深在200mm以上。总的趋势是由南部200mm以上减少至黄河右岸不足5mm。引黄灌区径流深为21.7mm,较2009年偏少2%。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10年全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2.765亿m3,比2009年增加了0.695亿m3。宁夏地下水资源集中在引黄灌区,主要接受引黄河水量的补给。2010年引扬黄河水量64.599亿m3,灌区渠系和田间渗漏补给量达17.800亿m3,降水补给量0.954亿m3。各流域分区: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量最多,为18.670亿m3,占全区地下水总量的82.0%;泾河1.472亿m3,占6.5%;黄河左岸区间1.066亿m3,占4.7%,其它流域所占比例较小。各行政分区:银川市最多7.493亿m3,占总量的32.9%;固原市最小2.394亿m3,占总量的10.5%,见表5、表7。
(四)水资源总量
2010年全区水资源总量9.322亿m3,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6.983亿m3,地下水资源量22.76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为20.426亿m3。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中,泾河最多为2.767亿m3,引黄灌区次之为2.295亿m3,清水河、黄河左岸区间、葫芦河分别为1.526亿m3、1.207亿m3和0.879亿m3。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中,固原市最多为4.122亿m3,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44.2%,银川市次之为1.630亿m3,见表6、表7。
表5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单位:亿m3
流 域 |
山丘区地 |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
平原区与 |
分区地下 |
|||
降 水 |
地表水体 |
山前侧渗 |
合 计 |
山丘区重 |
|||
分 区 |
下水资源 |
补 给 |
补 给 |
补 给 |
复计算量 |
水资源量 |
|
引黄灌区 |
|
0.870 |
17.800 |
0.043 |
18.713 |
0.043 |
18.670 |
祖 厉 河 |
0.026 |
|
|
|
|
|
0.026 |
清 水 河 |
0.909 |
|
|
|
|
|
0.909 |
红 柳 沟 |
0.022 |
|
|
|
|
|
0.022 |
苦 水 河 |
0.058 |
|
|
|
|
|
0.058 |
黄右区间 |
0.036 |
|
|
|
|
|
0.036 |
黄左区间 |
0.982 |
0.084 |
|
0.860 |
0.944 |
0.860 |
1.066 |
葫 芦 河 |
0.506 |
|
|
|
|
|
0.506 |
泾 河 |
1.472 |
|
|
|
|
|
1.472 |
盐池内流区 |
|
|
|
|
|
|
|
宁夏全区 |
4.011 |
0.954 |
17.800 |
0.903 |
19.657 |
0.903 |
22.765 |
注:黄左区间包括贺兰山山前倾斜平原,其平原区与山丘区重复计算量为贺兰山区与倾斜平原之间的重计算量。
表6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
单位:亿m3
流 域 |
年降水 |
地表水 |
地下水 |
重 复 |
水资源 |
R/P |
总 量 |
资源量 |
|
|
|
|
|
分 区 |
(P) |
(R) |
资源量 |
计算量 |
总 量 |
(%) |
引黄灌区 |
11.244 |
1.425 |
18.670 |
17.800 |
2.295 |
12.7 |
祖 厉 河 |
2.090 |
0.075 |
0.026 |
0.019 |
0.082 |
3.6 |
清 水 河 |
43.556 |
1.158 |
0.909 |
0.541 |
1.526 |
2.7 |
红 柳 沟 |
3.095 |
0.097 |
0.022 |
0.012 |
0.107 |
3.1 |
苦 水 河 |
13.195 |
0.109 |
0.058 |
0.038 |
0.129 |
0.8 |
黄右区间 |
12.032 |
0.141 |
0.036 |
0.018 |
0.159 |
1.2 |
黄左区间 |
10.279 |
0.346 |
1.066 |
0.205 |
1.207 |
3.4 |
葫 芦 河 |
14.550 |
0.765 |
0.506 |
0.392 |
0.879 |
5.3 |
泾 河 |
27.036 |
2.696 |
1.472 |
1.401 |
2.767 |
10.0 |
盐池内流区 |
14.712 |
0.171 |
|
|
0.171 |
1.2 |
宁夏全区 |
151.789 |
6.983 |
22.765 |
20.426 |
9.322 |
4.6 |
表7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单位:亿 m3
行 政 |
计算面积 |
年降水量 |
地表水 |
地下水 |
重 复 |
水资源 |
分 区 |
(km2) |
资源量 |
资源量 |
计算量 |
总 量 |
|
银 川 市 |
7542 |
14.775 |
0.788 |
7.493 |
6.651 |
1.630 |
石嘴山市 |
4092 |
7.308 |
0.577 |
3.987 |
3.366 |
1.198 |
吴 忠 市 |
15999 |
44.373 |
0.920 |
4.748 |
4.546 |
1.122 |
固 原 市 |
10583 |
52.534 |
3.871 |
4.143 |
3.892 |
4.122 |
中 卫 市 |
13584 |
32.799 |
0.827 |
2.394 |
1.971 |
1.250 |
宁夏全区 |
51800 |
151.789 |
6.983 |
22.765 |
20.426 |
9.322 |
2010年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径流量(亿m3)
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及2009年比较
径流量(亿m3)
选择清水河泉眼山站、苦水河郭家桥等六站进行水沙对照,见表8 。
与多年平均比较:实测年径流量中除郭家桥站和鸣沙州站偏大50%和49%外,其它各站均偏小。泉眼山站偏小20%,彭阳站偏小70%,三关口站偏小53%,泾河源站偏小7%。实测年输沙量除红柳沟增大69%外,其它各站均偏小,偏小幅度在51%~99%。
与2009年比较:实测年径流量除泉眼山站偏小外,其它各站均偏大,偏大幅度为17%~73%,实测年输沙量中除泉眼山站偏小外,其它各站均偏大,尤其是泾河源站,偏大近10倍。
表8 选用水文站2010年实测水沙对照表
单位:亿m3、万t
河 名 |
站 名 |
径流量 |
输沙量 |
||||
年径流量 |
与多年平均比较(%) |
与上比较(%) |
年输沙量 |
与多年平均比较(%) |
与上年比较(%) |
||
清水河 |
泉眼山 |
0.913 |
-20 |
-6 |
616 |
-80 |
-4 |
苦水河 |
郭家桥 |
1.217 |
50 |
17 |
348 |
-51 |
142 |
红柳沟 |
鸣沙洲 |
0.192 |
49 |
50 |
571 |
69 |
196 |
茹 河 |
彭 阳 |
0.119 |
-70 |
28 |
121 |
-88 |
3 |
颉 河 |
三关口 |
0.127 |
-53 |
65 |
0.366 |
-99 |
1425 |
泾 河 |
泾河源 |
0.399 |
-7 |
73 |
0.684 |
-68 |
9671 |
注:表中苦水河、红柳沟有上游灌溉排水汇入。
二、黄河灌区引、排水量
2010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实测年径流量296.047亿m3,出境实测年径流量262.500亿m3,进出境水量差33.547亿m3。
2010年宁夏引扬黄河水量64.599亿m3,其中卫宁灌区引扬黄河水量18.139亿m3,青铜峡灌区引扬黄河水量46.460亿m3,见表9。
表9 宁夏黄河灌区2010年引扬黄河水量
单位:亿m3
渠 (区) 名 |
引 水 量 |
渠 (区) 名 |
引 水 量 |
总 计 |
64.599 |
1、河东地区 |
11.759 |
一、卫宁灌区 |
18.139 |
东干渠 |
4.600 |
1、河北地区 |
6.638 |
(其中:盐环定) |
0.713 |
美利总干渠 |
4.397 |
汉 渠 |
2.242 |
跃进渠 |
2.241 |
秦 渠 |
4.182 |
2、河南地区 |
9.275 |
马莲渠 |
0.735 |
羚羊角渠 |
0.068 |
2、河西地区 |
33.771 |
羚羊寿渠 |
1.165 |
西干渠 |
5.920 |
(其中:南山台子) |
0.511 |
唐徕渠 |
10.478 |
七星渠 |
8.042 |
汉延渠 |
5.163 |
(其中:羚羊寺 |
0.046 |
惠农渠 |
8.906 |
大战场 |
0.956 |
惠农小扬水 |
0.314 |
红寺堡 |
2.254 |
泰民渠 |
0.849 |
固海扩灌) |
1.038 |
大清渠 |
1.454 |
3、固海扬水 |
2.226 |
渠首总干直开口 |
0.687 |
二、青铜峡灌区 |
46.460 |
3、陶乐灌区 |
0.930 |
注:1、卫宁河北地区引水量已从美利总干渠中扣除内蒙古阿左旗乱井用水0.347亿m3;
2、青铜峡河东地区引水量已从东干渠中扣除陕西定边用水0.035亿m3,甘肃环县用水0.002亿m3;
3、七星渠引水量中已扣除泉眼山电站退水。
2010年灌区各排水沟直接排入黄河水量为33.189亿m3,其中卫宁灌区排水量6.505亿m3,比2009年少排0.109亿m3;青铜峡灌区排水量26.164亿m3,比2009年多排3.127亿m3, 2010年引水量较2009年减少0.460亿m3,排水量增加2.968亿m3。灌区引排水量差31.410亿m3,比2009年的34.836亿m3减少3.426亿m3,见表10。
表10 宁夏黄河灌区2010年各排水沟排水量
单位:亿m3
沟 (区) 名 |
排 水 量 |
沟(区)名 |
排 水 量 |
一、卫宁灌区 |
6.505 |
2、河西地区 |
19.819 |
1、河北地区 |
3.564 |
中 沟 |
0.740 |
第一排水沟 |
1.335 |
中滩沟 |
0.727 |
逢单调查沟 |
0.667 |
反帝沟 |
0.516 |
其它各沟 |
1.562 |
胜利沟 |
0.261 |
2、河南地区 |
2.941 |
第一排水沟 |
2.225 |
第九排水沟 |
0.758 |
中干沟 |
0.447 |
北河子沟 |
0.196 |
永二干沟 |
0.103 |
南河子沟 |
1.071 |
永清沟 |
0.642 |
红柳沟 |
0.095 |
第二排水沟 |
0.662 |
逢单调查沟 |
0.536 |
银新沟 |
1.307 |
其它各沟 |
0.285 |
第四排水沟 |
2.329 |
二、青铜峡灌区 |
26.164 |
第五排水沟 |
1.186 |
1、河东地区 |
6.252 |
第三排水沟 |
1.756 |
金南干沟 |
0.457 |
逢单调查沟 |
0.622 |
清水沟 |
2.081 |
其它各沟 |
5.296 |
苦水河 |
1.101 |
3、陶乐灌区 |
0.093 |
南干沟 |
0.483 |
三、清水河回归水 |
0.520 |
东排水沟 |
0.834 |
|
|
逢单调查沟 |
0.352 |
|
|
其它各沟 |
0.944 |
总 计 |
33.189 |
三、蓄水动态
3.1山区水库蓄水情况
2010年山区各县中小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为3677万m3,比2009年减少68万m3。除原州区年末蓄水量比2009年同期减少350万m3外,其它各县均增加,见表11。
表11 2010年固原市、中卫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
单位:万m3
县 名 |
总库容 |
水库座数 |
上年末蓄水量 |
当年末蓄水量 |
年蓄水变量 |
原州区 |
28078 |
33 |
1980 |
1630 |
-350 |
海 原 |
45767 |
43 |
615 |
630 |
15 |
彭 阳 |
14499 |
38 |
407 |
437 |
30 |
西 吉 |
27293 |
44 |
221 |
254 |
33 |
隆 德 |
5406 |
27 |
522 |
726 |
204 |
合 计 |
121043 |
185 |
3745 |
3677 |
-68 |
3.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宁夏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评价范围包括青铜峡灌区、卫宁灌区和固海扬水灌区。青铜峡灌区面积5651km2,地下水监测控制面积5504km2,其中银北灌区为3542 km2,银南河西灌区为1160 km2,河东灌区为802 km2。卫宁灌区监测控制面积为922 km2。固海扬水灌区沿清水河分布,北起中宁县大战场,南至原州区七营镇,地下水监测控制面积700km2。
1、青铜峡灌区
2010年平均地下水埋深:银川以北灌区1.54m,银川灌区2.07m,银南河东灌区1.98m,银南河西灌区2.14m。
年平均地下水埋深面积分布:<1.0m的面积为602km2,占11%;1.0~1.5m的面积为1855km2,占34%;1.5~2.0m的面积为1347km2,占24%;>2.0m的面积为1700 km2,占31%。
地下水动态:青铜峡灌区2010年地下水年平均埋深与2009年相比,占总面积95%的地区处于稳定状态。只在银川及以北灌区分布有210km2的下降区(下降幅度大于0.5m),在银南河西灌区分布有68km2的上升区(上升幅度大于0.5m)。
总体上看,青铜峡灌区2010年地下水位处于稳定状态,2010年地下水动态无大范围的明显变化,地下水位基本处于稳定。
2、卫宁灌区
年平均地下水埋深面积分布:<1.0m的面积为49km2,占5%;1.0~1.5m的面积为291km2,占32%;1.5~2.0m的面积为97km2,占10%;>2.0m的面积为485km2,占53%。
地下水年动态:卫宁灌区2010年地下水年平均水位与2009年相比,占灌区面积95%的地区年度动态处于稳定状态,只在中宁县鸣沙乡养马村一带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下降幅度大于0.5m,处于下降区。
3、固海扬水灌区
固海扬水灌区分布于清水河河谷阶地,地下水埋深随地形有较大的变化。
2010年中宁片灌区年平均埋深除陈麻井较小,近年一直在1~2m外,其他都在19m以下。与2009年比较,花豹湾和长山头农场七队地下水位基本稳定,气象站和陈麻井小幅下降,降幅在0.10m左右。但年末动态除气象站基本稳定外,其余三个站点降幅均在 0.16m以上,花豹湾降幅达0.4m,主要受长山头水库不同时间蓄水的影响。
同心县清水河一带,地下水位埋深18~35m。与2009年比较,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河西李套子持续上升,2010年升幅0.57m;河东地区罗家河湾升幅在0.1m左右,李沿子升幅为0.32m;中部的黑家套子一带2010年升幅0.8m左右,近几年持续较大幅度上升。
海原灌区地下水位埋深除七营镇南在10m左右外,其余多在15~36m之间,此范围内监测井与上一年比较,地下水位变幅除赵套子上升0.38m,其余基本稳定。而七营镇南监测井地下水位埋深自2004年的7.18m,持续下降至2009年的9.99m,2010年年均埋深10.05m,趋于稳定。
总体上来看,固海扬水灌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不大,年际基本稳定,个别监测井点年际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3.3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银川市:长期开采地下水所形成的降落漏斗东西向范围保持稳定,南北向范围自北部向外扩展,2010年漏斗范围北起贺兰山农牧场、永丰,南到泾华、丰盈村;西起西干渠,东至大新镇。2010年开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性降落漏斗面积为419.89km2,比上年增大了1.39km2;漏斗中心由上年的火车站附近西移至区建二公司附近,漏斗中心的水位埋深17.851m,比上年下降了0.941m。
总体上,银川市承压含水组地下水开采量较上年增大,开采降落漏斗面积增大,漏斗中心西移,水位较上年有所下降。
石嘴山市:长期开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性降落漏斗,主要位于大武口区大小风沟、鬼头沟、大武口沟洪积扇区。2010年平罗火车站地区在2009年丰水期开采性降落漏斗的基础上,扩展至隆湖六站,形成丰枯时期的地下水开采性降落漏斗。
本区枯水期开采降落漏斗总面积50.42km2,与2009年相比扩大了5.09 km 2。其中:大小风沟洪积扇水源地开采降落漏斗2010年面积6.96 km2,较2009年同期扩大了0.93 km2,中心水位埋深49.452m,较2009年同期水位下降1.504m;鬼头沟洪积扇水源地开采降落漏斗,是大武口区最大的降落漏斗,2010年面积为27.22km2,较2009年同期缩小1.81 km2,中心水位埋深58.493m,较2009年同期上升1.131m;大武口沟洪积扇水源地开采降落漏斗,2010年面积8.21km2,较2009年同期缩小2.06 km2,中心水位埋深42.417m,较2009下降1.147 m;隆湖六站至平罗火车站平原区开采性降落漏斗,2010年面积8.03km2,中心水位埋深7.043m。
丰水期大武口区各开采降落漏斗总面积达66.43km2,较2009年同期扩大22.14km2;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较2009年均呈下降状态。
枯水期大武口区各区开采降落漏斗面积与2009年相比,鬼头沟和大武口沟面积缩小,大小风沟面积扩大,并新增平罗火车站附近漏斗,漏斗中心水位除鬼头沟上升外其余均下降。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取水量
2010年全区取水量72.370亿m3,其中取地下水5.418亿m3,取当地地表水0.877亿m3,引扬黄河水66.075亿m3。
在分项取水量中,农业取水量最多为66.369亿m3(其中湖泊补水1.31亿m3),占总取水量的91.7%,灌溉面积765万亩;工业取水量4.121亿m3,占总取水量的5.7%;城镇生活取水量1.212亿m3,占总取水量的1.7%;农村人畜取水量0.668亿m3,只占总取水量的0.9%。在取地下水量中,农业1.146亿m3,占地下水总量的21.2%;工业2.597亿m3,占47.9%;城镇生活1.136亿m3,占21%;农村人畜0.539亿m3,占9.9%。
在各流域分区取水量中,黄河灌区取水量最多为68.551亿m3,占全区总取水量的94.7%;其次为黄左区间1.361亿m3,占1.9%;清水河流域0.731亿m3,占1.0%,其它流域分区取水量较小。
各行政分区取水量中,银川市最多为24.128亿m3,占全区总取水量的33.3%;吴忠市次之为19.687亿m3,占27.2%;中卫市15.097亿m3,占20.9%;石嘴山市12.356亿m3,占17.1%;固原市最少,为1.102亿m3,仅占1.5%。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取水量最多的都是银川市,分别为21.836亿m3、1.444亿m3和0.712亿m3,分别占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总取水量的32.9%、35.0%和58.7%;农村人畜取水量最多的是吴忠市0.185亿m3,占总取水量的27.7%,见表12、表13。
(二)耗水量
2010年全区耗水总量35.786亿m3,其中耗地下水2.539亿m3,耗黄河水32.494亿m3,耗当地地表水0.753亿m3。在各行业分项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最多为32.705亿m3,占总耗水的91.3%;工业耗水量为2.060亿m3,占5.8%;农村人畜耗水量0.668亿m3,占1.9%;城镇生活耗水量为0.353亿m3,占1.0%。
各流域分区中,黄河灌区耗水量最多为33.073亿m3,占总耗水量的92.4%;黄左区间次之为0.667亿m3,占总耗水量的1.9%;其它流域分区耗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较小。
表12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取水量
单位:亿m3
流 域 分 区 |
总 取 水 量 |
农 业 取 水 量 |
工 业 取 水 量 |
城镇生活 取 水 量 |
农村人畜 取 水 量 |
||||||
合计 |
其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
黄河灌区 |
68.551 |
3.653 |
64.943 |
0.474 |
2.324 |
1.895 |
0.949 |
0.949 |
0.335 |
0.335 |
|
山 丘 区 |
3.819 |
1.765 |
1.426 |
0.672 |
1.797 |
0.702 |
0.263 |
0.187 |
0.333 |
0.204 |
|
其中 |
祖 厉 河 |
0.008 |
0.008 |
0.003 |
0.003 |
0 |
0 |
0 |
0 |
0.005 |
0.005 |
清 水 河 |
0.731 |
0.473 |
0.491 |
0.335 |
0.039 |
0.023 |
0.064 |
0.034 |
0.137 |
0.081 |
|
红 柳 沟 |
0.015 |
0.013 |
0 |
0 |
0 |
0 |
0.005 |
0.005 |
0.010 |
0.008 |
|
苦 水 河 |
0.061 |
0.026 |
0.022 |
0.016 |
0.028 |
0.005 |
0 |
0 |
0.011 |
0.005 |
|
黄右区间 |
0.658 |
0.022 |
0.128 |
0.006 |
0.518 |
0.004 |
0 |
0 |
0.012 |
0.012 |
|
黄左区间 |
1.361 |
0.778 |
0.024 |
0.004 |
1.185 |
0.655 |
0.146 |
0.113 |
0.006 |
0.006 |
|
葫 芦 河 |
0.444 |
0.147 |
0.337 |
0.083 |
0.019 |
0.009 |
0.023 |
0.014 |
0.065 |
0.041 |
|
泾 河 |
0.303 |
0.087 |
0.239 |
0.055 |
0.004 |
0.002 |
0.010 |
0.006 |
0.050 |
0.024 |
|
盐池内流区 |
0.238 |
0.211 |
0.182 |
0.170 |
0.004 |
0.004 |
0.015 |
0.015 |
0.037 |
0.022 |
|
宁夏全区 |
72.370 |
5.418 |
66.369 |
1.146 |
4.121 |
2.597 |
1.212 |
1.136 |
0.668 |
0.539 |
注:全区农业引扬黄河水量全部列入黄河灌区。
表13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取水量
单位:亿m3
行 政 |
总 用 水 量 |
农 业 |
工 业 |
城镇生活 |
农村人畜 |
|||||
用 水 量 |
用 水 量 |
用 水 量 |
用 水 量 |
|||||||
分 区 |
合计 |
其中地下水 |
合 |
其 中 |
合 |
其 中 |
合 |
其 中 |
合 |
其 中 |
计 |
地下水 |
计 |
地下水 |
计 |
地下水 |
计 |
地下水 |
|||
银 川 市 |
24.128 |
1.991 |
21.836 |
0.214 |
1.444 |
0.929 |
0.712 |
0.712 |
0.136 |
0.136 |
石嘴山市 |
12.356 |
1.147 |
10.766 |
0.122 |
1.325 |
0.793 |
0.207 |
0.174 |
0.058 |
0.058 |
吴 忠 市 |
19.687 |
0.925 |
18.578 |
0.235 |
0.784 |
0.405 |
0.140 |
0.140 |
0.185 |
0.145 |
固 原 市 |
1.102 |
0.387 |
0.827 |
0.250 |
0.053 |
0.026 |
0.066 |
0.023 |
0.156 |
0.088 |
中 卫 市 |
15.097 |
0.968 |
14.362 |
0.325 |
0.515 |
0.444 |
0.087 |
0.087 |
0.133 |
0.112 |
全区合计 |
72.370 |
5.418 |
66.369 |
1.146 |
4.121 |
2.597 |
1.212 |
1.136 |
0.668 |
0.539 |
各行政分区耗水量与取水量相应,银川市最多为11.991亿m3,占总耗水量的33.5%;吴忠市为10.191亿m3,占28.5%;中卫市6.556亿m3,占18.3%;石嘴山市6.192亿m3,占17.3%;固原市最少,为0.856亿m3,占2.4%。在分项行业耗水量中,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耗水量最多的是银川市,分别为10.832亿m3、0.821亿m3和0.202亿m3,分别占全区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总耗水量的33.1%、39.9%和57.2%;农村人畜耗水量最多的是吴忠市为0.185亿m3,占农村人畜总耗水量的27.7%,见表14、表15。
2010年全区人均取水量1148m3,万元GDP(当年价)取水量440m3,农业灌溉亩均取水量868m3,工业万元增加值(当年价)取水量64m3,2010年全区人均耗水量568m3,GDP(当年价)耗水量218m3,农业灌溉亩均耗水量428m3,见表16。
(四)重点工程供水量
2010年宁东水务公司全年供水量5687万m3,其中向工业供水4592万m3,绿化供水1057万m3。
太阳山供水公司全年供水352万m3,其中向工业供水178万m3,向生活供水116万m3,绿化供水28万m3,盐环定续建人饮工程试通水供水24万m3,公司自用、生产损耗6万m3。
(五)取耗水趋势分析
近五年(2006~2010年)全区取水量由2006年的77.629亿m3下降至2010年的72.370亿m3,耗水量也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农业取耗水量减少所致。
表14 宁夏2010年流域分区耗水量
单位:亿m3
流 域 分 区 |
总 耗 水 量 |
农业耗水量 |
工业耗水量 |
城镇生活耗水量 |
农村人畜耗水量 |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
黄河灌区 |
33.073 |
1.513 |
31.564 |
0.284 |
0.905 |
0.625 |
0.269 |
0.269 |
0.335 |
0.335 |
|
山 丘 区 |
2.713 |
1.026 |
1.141 |
0.537 |
1.155 |
0.225 |
0.084 |
0.060 |
0.333 |
0.204 |
|
其中 |
祖 厉 河 |
0.007 |
0.007 |
0.002 |
0.002 |
0 |
0 |
0 |
0 |
0.005 |
0.005 |
清 水 河 |
0.562 |
0.367 |
0.393 |
0.268 |
0.012 |
0.007 |
0.020 |
0.011 |
0.137 |
0.081 |
|
红 柳 沟 |
0.012 |
0.010 |
0 |
0 |
0 |
0 |
0.002 |
0.002 |
0.010 |
0.008 |
|
苦 水 河 |
0.054 |
0.020 |
0.018 |
0.013 |
0.025 |
0.002 |
0 |
0 |
0.011 |
0.005 |
|
黄右区间 |
0.629 |
0.018 |
0.102 |
0.005 |
0.515 |
0.001 |
0 |
0 |
0.012 |
0.012 |
|
黄左区间 |
0.667 |
0.255 |
0.019 |
0.003 |
0.595 |
0.210 |
0.047 |
0.036 |
0.006 |
0.006 |
|
葫 芦 河 |
0.348 |
0.114 |
0.270 |
0.066 |
0.006 |
0.003 |
0.007 |
0.004 |
0.065 |
0.041 |
|
泾 河 |
0.245 |
0.071 |
0.191 |
0.044 |
0.001 |
0.001 |
0.003 |
0.002 |
0.050 |
0.024 |
|
盐池内流区 |
0.189 |
0.164 |
0.146 |
0.136 |
0.001 |
0.001 |
0.005 |
0.005 |
0.037 |
0.022 |
|
宁夏全区 |
35.786 |
2.539 |
32.705 |
0.821 |
2.060 |
0.850 |
0.353 |
0.329 |
0.668 |
0.539 |
表15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耗水量
单位:亿m3
行 政 分 区 |
总 耗 水 量 |
农业耗水量 |
工业耗水量 |
城镇生活耗水量 |
农村人畜耗水量 |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合 计 |
其 中 地下水 |
|
银 川 市 |
11.991 |
0.774 |
10.832 |
0.129 |
0.821 |
0.307 |
0.202 |
0.202 |
0.136 |
0.136 |
石嘴山市 |
6.192 |
0.443 |
5.427 |
0.073 |
0.648 |
0.263 |
0.059 |
0.049 |
0.058 |
0.058 |
吴 忠 市 |
10.191 |
0.499 |
9.589 |
0.179 |
0.372 |
0.130 |
0.045 |
0.045 |
0.185 |
0.145 |
固 原 市 |
0.856 |
0.303 |
0.662 |
0.200 |
0.017 |
0.008 |
0.021 |
0.007 |
0.156 |
0.088 |
中 卫 市 |
6.556 |
0.520 |
6.195 |
0.240 |
0.202 |
0.142 |
0.026 |
0.026 |
0.133 |
0.112 |
全区合计 |
35.786 |
2.539 |
32.705 |
0.821 |
2.060 |
0.850 |
0.353 |
0.329 |
0.668 |
0.539 |
地 市 |
人均(m3/人) |
万元GDP(m3/万元) |
农业亩均(m3/亩) |
工业万元增加值 (m3/万元) |
|||
取水量 |
耗水量 |
取水量 |
耗水量 |
取水量 |
耗水量 |
取水量 |
|
银 川 市 |
1211 |
602 |
308 |
153 |
1013 |
503 |
49 |
石嘴山市 |
1703 |
854 |
362 |
182 |
886 |
447 |
69 |
吴 忠 市 |
1546 |
800 |
829 |
429 |
878 |
453 |
81 |
固 原 市 |
90 |
70 |
101 |
79 |
131 |
105 |
40 |
中 卫 市 |
1397 |
607 |
869 |
378 |
938 |
405 |
94 |
全 区 |
1148 |
568 |
440 |
218 |
868 |
428 |
64 |
表16 宁夏2010年行政分区取耗水指标统计
五、水环境质量
(一)地表水
1、黄河干流
黄河宁夏入境断面下河沿站全年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全年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Ⅰ~Ⅲ类,入境水质较好。
黄河宁夏出境断面石嘴山站全年水质监测资料显示:全年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2、引黄灌区排水沟
引黄灌区中卫四排、北河子沟、大河子沟、金南干沟、清水沟、中干沟、东排水沟、第二排水沟、银新沟、第三排水沟、第四排水沟等除承担农田退水排水外,同时也接纳沿途工矿企业工业废污水、居民生活废污水,使上述排水沟水体受到污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水质类别均为地表水劣V类,其中银新沟和清水沟、金南干沟全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第一排水沟和大武口沟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第五排水沟全年水体水质较好,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Ⅲ类。2010年全区排水沟水质状况,灌溉期优于非灌溉期。
3、山区主要河流
(1)清水河原州站以上河段(源头河段除外),由于农村生活面源的污染,致使其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清水河固原站至韩府湾站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浓度明显降低,但因受该河段地质构造影响,其主要污染物已转化为硫酸盐、氟化物等,水体 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主要污染指标已增至为硫酸盐、氯化物、氨氮、氟化物、石油类等;清水河韩府湾站至泉眼山站河段,水体受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等天 然本底值较高的影响,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水质较差。与2009年同期相比,清水河水体超标项目数量明显减少,超标项目的超标倍数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水体主要呈天然水化学特征。
(2)苦水河上中游河段基本没有人为污染,下游河段有工业废水汇入,水质差,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但其水体主要超标物质仍以天然水化学指标为主,主要是由于丰水期各支流高矿化度水汇入所致,使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超标。
4、水库、湖泊
宁夏大部分水库、湖泊水质与所处水系河流水质大致相同。
原州区沈家河水库、西吉夏寨水库、隆德县三里店水库、彭阳县石头崾岘水库污染较重,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主要超标物质为氨氮、总氮、总磷等。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宝湖、鸣翠湖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沙湖、爱伊河、星海湖、阅海公园等湖泊湿地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水体;若按《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评价,以上湖泊湿地均满足娱乐用水C类标准,即可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5、省界断面
宁 甘省(区)界河流,颉河安国镇站、渝河王恒站,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Ⅱ类;泾河沙南站与暖水河沙塘站水质全年在Ⅱ~Ⅲ类之间变化,水质较好;蒲河小园子 站、茹河开边站、葫芦河静宁站,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水质较差。宁蒙省(区)界河流,都思兔河苦水沟站水体水质类别为地表水劣V类,水质差。
(二)地下水
引黄灌区浅层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浅层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随灌溉季节变幅较大。全区范围内作为饮用水源的承压水,水质较好,其水源水质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引黄灌区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多为浅层地下水,其中少部分农村饮用水矿化度指标略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表17 宁夏2010年主要河流、排水沟水质评价
河(沟)名 |
站 名 |
pH 值 |
主要污染物及最大超标倍数 |
水质类别 |
中卫四排 |
中卫四排 |
7.0~8.0 |
氨氮(10.0)、五日生化需氧量(3.1)、化学需氧量(1.5)、总磷(1.5)、阴离子洗涤剂(1.4) |
劣Ⅴ |
清水河 |
原州 |
7.9~8.2 |
氨氮(1.8)、硫酸盐(0.2) |
劣Ⅴ |
清水河 |
韩府湾 |
7.5~8.7 |
硫酸盐(15.4)、氯化物(7.2)、氨氮(0.4)、氟化物(0.2)石油类(0.2) |
Ⅳ |
清水河 |
泉眼山 |
7.4~8.2 |
硫酸盐(15.8)、氯化物(6.5)、硝酸盐氮(0.6)、氟化物(0.5) |
劣Ⅴ |
北河子沟 |
北河子 |
7.3~8.3 |
氨氮(4.4)、总磷(1.0)、硫酸盐(0.4) |
劣Ⅴ |
大河子沟 |
大河子 |
7.8~8.6 |
硫酸盐(2.7)、氯化物(2.2)、氟化物(0.7)、氨氮(4.8) |
劣Ⅴ |
金南干沟 |
金南干沟 |
6.9~8.4 |
氨氮(64.7)、五日生化需氧量(46.2)、挥发酚(40.0)、高锰酸盐指数(16.0)、化学需氧量(15.4)、总磷(7.3)、铁(1.3) |
劣Ⅴ |
清水沟 |
新华桥 |
7.3~8.4 |
挥发酚(71.2)、五日生化需氧量(22.4)、高锰酸盐指数(13.0)、化学需氧量(9.2)、氨氮(6.3)、总磷(4.5)、氯化物(1.4)、锰(1.4)、硫酸盐(1.4)、氟化物(1.0)、阴离子洗涤剂(0.6)、铁(0.5) |
劣Ⅴ |
苦水河 |
郭家桥 |
7.6~8.4 |
硫酸盐(7.0)、氯化物(4.8)、氟化物(1.0) |
劣Ⅴ |
第一排水沟 |
望洪堡 |
7.4~8.5 |
石油类(2.5)、铁(0.03) |
Ⅳ |
中干沟 |
中干沟 |
7.3~8.9 |
氨氮(19.1)、五日生化需氧量(8.5)、化学需氧量(6.4)、总磷(6.4)、高锰酸盐指数(6.2)、氯化物(0.1)、锰(0.1)、铁(0.03) |
劣Ⅴ |
东排水沟 |
东排水沟 |
7.4~8.2 |
氨氮(6.4)、总磷(2.8)、铁(2.2)、阴离子洗涤剂(1.0)、硫酸盐(0.4)、氯化物(0.3) |
劣Ⅴ |
第二排水沟 |
贺家庙 |
7.2~8.2 |
氨氮(20.0)、总磷(7.2)、五日生化需氧量(5.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0)、化学需氧量(2.1)、高锰酸盐指数(1.8)、铁(0.3)、锰(0.4) |
劣Ⅴ |
银新沟 |
潘 昶 |
7.0~9.7 |
挥发酚(119)、五日生化需氧量(36.8)、高锰酸盐指数(23.7)、氨氮(18.1)、化学需氧量(17.1)、总磷(5.1)、铁(4.2)、锰(1.3)、氯化物(0.6)、硫酸盐(0.3)、阴离子洗涤剂(0.6) |
劣Ⅴ |
第四排水沟 |
通伏堡 |
7.8~8.5 |
总磷(1.0)、铁(0.4)、硫酸盐(0.04) |
劣Ⅴ |
大武口沟 |
大武口 |
7.7~8.2 |
硫酸盐(4.6)、石油(1.2) |
Ⅳ |
第五排水沟 |
熊家庄 |
7.6~8.4 |
氯化物(0.7)、硫酸盐(0.6)、铁(0.03) |
Ⅲ |
第三排水沟 |
石嘴山 |
7.6~9.2 |
氯化物(0.9)、硫酸盐(1.3)、高锰酸盐指数(5.0)、化学需氧量(2.1)、五日生化需氧量(3.8)、氨氮(19.0)、铁(0.1)、总磷(1.4) |
劣Ⅴ |
注:1、 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方法为单因子评价法。一类水质良好,二类水质较好,三类水质尚可,四类受到污染,五类重污染。
2、多数河流水质差是受其天然水化学指标较高所致。
表18 宁夏2010年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评价
湖泊、水库名称 |
pH 值 |
主要污染物指标及超标倍数 |
水质类别 |
沙湖 |
8.2~9.0 |
硫酸盐(2.4)、氯化物(2.0)、氟化物(0.6) |
劣Ⅴ |
爱伊河 |
8.1~8.8 |
总氮(2.5)、硫酸盐(0.1) |
劣Ⅴ |
宝湖 |
7.6~8.5 |
总磷(0.4)、总氮(0.4)、铁(0.4)高锰酸盐指数(0.2)、化学需氧量(0.1) |
Ⅳ |
鸣翠湖 |
7.7~8.5 |
总氮(0.4)、氟化物(0.2)、高锰酸盐指数(0.2)、总磷(0.1)、化学需氧量(0.02) |
Ⅳ |
星海湖 |
8.1~8.3 |
氟化物(3.9)、总氮(1.5)、硫酸盐(0.3) |
劣Ⅴ |
阅海公园 |
8.1~8.9 |
总氮(1.3)、硫酸盐(0.4)、铁(0.3) |
劣Ⅴ |
沈家河水库 |
7.4~8.5 |
氨氮(16.3)、总磷(16.6)、总氮(7.9)、硫酸盐(0.6) |
劣Ⅴ |
石头崾岘水库 |
8.3~8.7 |
总氮(4.2)、硫酸盐(1.6)、氯化物(0.7) |
劣Ⅴ |
三里店水库 |
7.6~8.2 |
总氮(19.1)、总磷(23.2)、氨氮(7.2) |
劣Ⅴ |
夏寨水库 |
7.7~9.1 |
总磷(61.0)、总氮(36.8)、氨氮(31.8)、化学需氧量(5.7)、高锰酸盐指数(4.8)、五日生化需氧量(4.7)、硫酸盐(0.3)、氯化物(0.02) |
劣Ⅴ |
贺家湾水库 |
7.3~8.4 |
总氮(1.9)、硫酸盐(0.9) |
劣Ⅴ |
注:1、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沙湖为劣V类;另按《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评价为娱乐用水C类标准,即可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2、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沈家河水库为劣Ⅴ类,石头崾岘水库为劣Ⅴ,主要是天然水化学指标较高所致;另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评价沈家河水库和石头崾岘水库均符合农灌水标准,可以灌溉。
表19 宁夏2010年省界断面水质评价等级
河(沟)名 |
站 名 |
pH 值 |
主要污染物及最大超标倍数 |
水质类别 |
都思兔河 |
苦水沟 |
7.9~8.5 |
硫酸盐(8.0)、氯化物(4.2)、氟化物(0.6) |
劣Ⅴ |
泾河 |
沙南 |
7.8~8.5 |
|
Ⅱ |
颉河 |
安国镇 |
7.6~8.5 |
硫酸盐(0.02) |
Ⅱ |
蒲河 |
小园子 |
8.3~8.8 |
氟化物(0.4)、石油类(0.2) |
Ⅳ |
茹河 |
开边 |
7.9~8.4 |
硫酸盐(0.4)、石油类(0.2)、氟化物(0.1) |
Ⅳ |
暖水河 |
沙塘 |
7.7~8.3 |
|
Ⅱ |
渝河 |
王恒 |
7.9~8.6 |
硫酸盐(0.5) |
Ⅱ |
葫芦河 |
静宁 |
7.7~8.2 |
硫酸盐(3.3)、氯化物(1.3)、氟化物(0.4)、挥发酚(0.2) |
Ⅳ |
六、水旱灾害
(一)旱灾
受去冬今春降雨稀少影响,1~4月份,中南部地区各类水利设施蓄水持续锐减,蓄水主要集中在个别水库,42万眼水窖中的5.7万眼干枯,12.8万眼蓄水不足5m3。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突出,隆德县城缺水告急。
主要灾情:
2010年全区共有33个乡镇,近16.5万人,9.7万头大家畜,45万只羊不同程度缺水,其中远距离拉水人口2.8万多人。西吉县、隆德县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尤为突出。西吉县西北部的田坪、红耀、新营、马建等8个乡镇4.34万人、1.85万头大家畜严重缺水; 3~5月,隆德县城严重缺水,县政府紧急启动Ⅱ级(橙色)预警。县城70%居民住宅和办公楼二楼以上断水,居民昼夜排队取水,缺水局面异常严重;8月11日,中宁、同心、红寺堡等地突降暴雨并形成山洪,造成固海五干渠河西段9处洪水入渠,渠道决口30多米,固海扬水工程被迫全线停水、交通中断。
(二)水灾
2010年汛情特点突出:一是局地暴雨洪水偏多。全区降水明显比去年同期偏多,大范围降雨过程增加,先后出现7次大范围中到大雨过程。二是灾害性天气过程多。全区共发生局地暴雨、冰雹天气过程17次,最大量级为8月10日盐池王乐井1小时降雨量75mm、2小时降雨量117mm。三是沟道来洪次数多、量级大。全区各山洪沟发生大小洪水127次,其中实测76次,调查洪水51次,实测最大为8月11日8:42红柳沟鸣沙州水文站洪峰流量423m3/s,为1953年有资料记录以来最大值,重现期为50年一遇;调查最大为红柳沟上游大河子水沟,洪峰流量567m3/s,重现期为100年一遇。四是黄河来水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大,水位变幅大,受区域暴雨洪水及上游来水影响,黄河宁夏段水位变幅大,河势摆动频繁,淘噬坝垛根石基础。
主要灾情:2010年入汛以来全区共有15个县(区)、37个乡镇、131个村、8.9万人受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1310人;47.1万亩农作物受灾,绝产14.67万亩;4135间房屋受洪水围困,倒塌308间,死亡家畜683头;149km渠道受损,42km渠道被淤积、冲毁,6处决口,11座渡槽、5座涵洞、2座退水闸、1座倒虹受损严重;32座塘坝、淤地坝受损;200余公里人饮工程管道受损;23km河道(排水沟)堤岸坍塌,6.5km堤防、28座坝垛受损严重;480km乡村道路受损,3条公路交通被迫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00万元,其中水利和防洪设施直接损失9100万元。
(三)黄河凌汛
2010~2011年度黄河宁夏段凌汛期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降幅大,首次流凌与多年平均接近,封河提前,流凌和封河速度快。麻黄沟河段2010年12月15日首次流凌,最长流凌距离280km。2010年12月30~31日,麻黄沟河段和青铜峡坝上先后封河,累计封河距离达226km,分五段封河。
开河期由于温度较低,开河速度较慢,自2010年2月5日起至3月5日全线开通,为文开河,封冻期66天。
七、重要水事
1、2010年2月5日,水利部水规总院在北京召开会议,黄委、甘肃、宁夏共同签署了引水规模协调会议纪要,确定了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多年平均引水规模为3982万立方米。
2、2010年3月19日,水利厅召开第十八届“世界水日”、第23届“中国水周”纪念座谈会。3月22日,水利厅在银川市南门广场组织驻银水利单位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3、2010年3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永宁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书记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进一步搞好黄河堤防建设,为保护好、治理好我们的母亲河不懈努力”。
4、2010年6月10日,红墩子、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供水工程开工典礼在水洞沟水库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小平、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助理黄·阿拉腾别立格为长城水务公司揭牌。
5、2010年7月5日,中卫兴仁综合供水工程沙坡头片区工程开工建设。
6、2010年7月6日,黄河宁夏段标准化堤防竣工暨黄河金岸滨河大道通车仪式在永宁县举行,402km标准化堤防全线建成。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自治区领导王正伟、于革胜、崔波、蔡国英、马瑞文、郝林海、李锐等参加了仪式。
7、2010年9月8日,《宁夏水利年鉴》首发仪式暨编纂工作会议召开。
8、2010年10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三省共用工程和宁夏专用饮水工程建成通水新闻发布会,标志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三省共用工程和宁夏专用饮水工程建成通水。
9、2010年11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0、2010年11月28日,《宁夏黄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通过水利部黄委审定。
11、2010年12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同日,水利部审查通过了《宁夏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12、2010年12月,水利部正式批准宁东鸭子荡水库为第十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07)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08)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09)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10)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