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渠始建于西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卫宁平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引黄自流干渠,也是宁夏现存唯一的无坝引水干渠。七星渠自中卫申滩引水,流经沙坡头和中宁两个县(区),至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入黄河,渠道全长120.6千米(其中:七星渠87.6千米,高干渠33千米),共有各类建筑物558座。七星渠相传渠口有泉4眼,形若列星而得名。又说渠口居柳青、贴渠、大滩、孔滩、田滩等6渠之首,形若七星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七星渠主要经历了3个建设阶段:50年代,对进水闸、单阴洞、双阴洞和红柳沟渡槽等枢纽性建筑物进行了改造,顺直疏浚了渠道;70年代,通过实施上段延伸工程,将引水口由中宁老渠口移至中卫申滩,增加了灌溉面积;进入90年代,作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水源工程的七星渠,上段和高干渠主要建筑物进行了砌护改造。
目前,七星渠承担着沙坡头区、中宁县2个县(区)8个乡镇以及大战场、红寺堡、固海扩灌三大扬水灌区近300万亩农田的供水保障任务,是宁夏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源工程。
2019年,灌区共引水9.68亿立方米(其中申滩进口引水8.20亿立方米,黄河泵站补水1.06亿立方米,发电退水1.37亿立方米,区间补水0.42亿立方米)。向灌区供水7.25亿立方米(其中向自流灌区供水2.12亿立方米,向扬水供水5.13亿立方米),商品水率87.2%。
七星渠管理处成立于197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管理处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灌溉管理科、防汛工程科、水政科和监察审计室7个职能科室,工会和团总 支2个群众组织。管理处下设宣和、古城、恩和、鸣沙、高干渠5个管理所11个管理段,目前全处在职职工129人。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 承办单位:宁夏七星渠管理处 | 地址:中国 宁夏 中卫 | 邮编:755100
联系电话:0955-5792268 | 投稿邮箱:qxqddk@163.com
ICP备案号:宁ICP备10000131号|网站标识码:6400000016 | 访问人数: